23日晚,随着舞剧《南国红豆》在泰国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落幕,“感知中国·江苏文化周”结束了在柬埔寨、泰国的行程,圆满收官。
As Dance drama Nanguo Hongdou closed its curtain in warm applause at Aksra Theatre in Bangkok, capital of Thailand, the Experience China - Jiangsu Culture Week wrapped up as a success on Feb. 23.

此次“感知中国江苏文化周”旨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谊。活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无锡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无锡市歌舞剧院、红豆集团共同承办。

2月18日起,“感知中国江苏文化周”在柬埔寨金边、西哈努克、暹粒和泰国曼谷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原创舞剧巡演、非遗艺术展演、“遇见无锡”图片展等,以无锡艺术家为主体组成的出访团在两国掀起了一股江苏文化热。
文化周在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各界的热烈欢迎。演出开始前,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常禹萌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江苏通过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不断促进对泰国的友好交往,双方在经贸、文化等各方面合作不断深化,此次江苏文化周活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江苏文化这扇窗,会有更多的泰国人民了解中国、感知中国。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表示:“中泰一家亲,中国、泰国、柬埔寨的文化是相通的,这次的演出也是一个体现,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新形式的文化交流,进而提升中泰两国人民的了解和理解、包容,促进两国多元化合作。”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
此前,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曾表示,2019年是“中柬文化旅游年”,此次江苏文化周活动为文化旅游年开了个好头,“江苏文化周活动内容很丰富,对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起到了促进作用。”柬埔寨宪法理事会理事、西哈努克国父大公主诺罗敦帕花黛薇也对来自江苏的朋友表示了感谢,她说,柬中两国都拥有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此次江苏文化周为两国在文化相通和民心相亲方面注入了新动力。
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杨力群表示,江苏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与柬埔寨、泰国交流合作关系十分密切,成果亦非常丰硕。此次赴柬埔寨、泰国举办“感知中国●江苏文化周”,就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做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的实事,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文化周期间,丰富的活动和亲民的交流形式拉近了所在国民众与江苏的距离。
舞剧《南国红豆》巡演是此次文化周的“重头戏”,这部由无锡市歌舞剧院创排的现实题材作品以红豆集团主导建设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为原型,描绘了中柬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生动故事。

舞剧在柬埔寨连演三场,场场爆满,收获一片赞誉。在暹粒,当地观众说:“演出真正走进了我们心里。”在泰国曼谷也不例外,演出所在的阿撒拉剧场座无虚席,演出一结束,观众纷纷拥到台前,排起长队与演员们集体合影留念。

非遗展演同样人气很旺,在阿撒拉剧场外厅,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了惠山泥人、留青竹刻、无锡纸马、精微绣、剪纸等拿手绝活,吸引不少观众争相体验制作非遗作品的乐趣。
无锡纸马非遗传承人陶晓梦带来印制精美的传统年画刻绘技艺,疏朗灵动的线条和造型无需翻译,便吸引了众多“粉丝”。泰国教育部民教委处长黄淑环一边体验纸马创作一边说:“纸马创作非常棒,画上的马刚劲有力,很有中国风,看了很喜欢。”


在此前的行程中,文化周还进行了“感知中柬文化魅力”赠书、第二届“友城绘”江苏省国际青少年绘画展颁奖、无锡市向柬埔寨西哈努克省赠送城市吉祥物“阿福阿喜”并设置“江苏(无锡)窗口”、以及中柬媒体交流等活动。
文化周期间,交流无处不在。文化周系列活动富含鲜明的江苏元素,共吸引了上万名柬埔寨和泰国群众及文化界人士参与,也吸引了多家当地媒体前来报道。
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和平岛报》、《柬埔寨之光报》、CEN网站等多家媒体以多种语言对此次“感知中国江苏文化周”进行了报道。
柬埔寨国家电视台▼

《柬埔寨日报》▼

CEN网站▼

《柬中时报》▼

“感知中国江苏文化周”打开了柬埔寨及泰国百姓了解中国、了解江苏的窗口,进一步加深和拓宽了中华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力度、深度与广度,为增强“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促进国际文化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活动虽然落幕,但江苏文化给柬埔寨和泰国民众带来的激动和喜悦却会留存记忆深处。
对此次“感知中国江苏文化周”,2月24日《新华日报》要闻版报道呈现:

文、图综合来源:无锡观察无锡日报
编辑:刘浏(新华日报全媒体国际传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