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17日,第十八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与协作会在徐州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芬兰等10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教育组织机构代表和中小学校长,省内13个设区市教育局和国际处的负责人及江苏中小学校长代表近300人参会,在不同的教育文化碰撞中找寻共通的教育理念。
40对中外中小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共促成40对中外中小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会前几天,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芬兰、西班牙等10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的百余名中小学校长代表和教育专家走进江苏各地中小学深入交流。
“看到习主席关于希望未来邀请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新闻,我感到非常高兴,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努力去推动的事情。”美国加州奇诺岗联合学区国际部及通识教育部主任普林斯顿·卡尔介绍,他年幼的孙子现在正在学习普通话,在家中有时会用普通话与家人交流。他在江苏走访了多所学校,其中不少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让他眼前一亮,期待未来在文化教育、教学模式、学生互动等领域有更深入的交流合作。
此次来中国,卡尔所在的美国加州奇诺岗联合学区与徐州市鼓楼小学、徐州市科技中学和徐州爱登高学校缔结了国际友好合作关系。日前,普林斯顿·卡尔刚踏进徐州市鼓楼小学的大门,便被师生们以“鼓”会友的场面所震撼。更令他惊讶的是,孩子们还能用英文表演课本剧。鼓楼小学校长陈娟说,在未来的合作中,期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跨越时空开展共同学习、人文体验、教育资源共享等系列活动,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沟通能力的时代新人。
“今天十中又多了一所友好学校!未来两校将加强协作,携手共赢。”11月17日,苏州第十中学校长周颖和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校长纪思辉签订了《教育合作交流协议书》。而在几天前,苏州十中另一所友好学校澳大利亚维州坎伯威尔中学校长莫琳·赛尔特到访学校,双方惊喜地发现,两校在教育理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例如,中国的新课改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更加注重研究性学习、生涯规划,为学生赋能,这些观点与坎伯威尔中学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为学生赋能!”“基于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涯规划”成为双方交流中高频提到的育人共识。
近日,英国穆尔赛德小学和马来西亚雪兰莪十一里华小相关负责人来到泰州市凤凰小学,正值课间,孩子们灵活的动作赢得外宾的连连称叹,并纷纷加入到特色长绳运动中,与孩子们一起运动。凤凰小学引凤路校区校长刘琳告诉记者,此次成功与两所学校签约缔结成为友好学校,期望能够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搭建课程平台,进行深度研讨,跨越万里的交流让这一平凡的日子变得充实且意义非凡。
“我们惊喜地发现,远隔重洋的孩子成为了笔友。”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校长严谨介绍,不仅学校英语教研组与英国的友好学校在课程教学等方面互相交流,学生们也通过互相写信的方式成为了笔友。此次美国威斯康辛州南区教育局和英国签约友好学校的教师来到拉萨路小学交流,一些中国的教学模式得到了他们的点赞,未来我们可以继续将优秀的教学经验传递给世界。
江苏已经成为外国留学生最向往的地区之一
“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学校在学制上大不同,但人的成长是连续的,需要校际间加强联系。”南京一中校长朱焱的基础教育理念得到了现场不少中外学校校长的认同。他以南京一中为例,把基础教育突破口放在课程和活动上,尽最大可能为学生们提供和建设丰富的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新型学习空间,培育创新型人才。
过去五年,来自182个国家和地区的19万人次外国留学生在江苏学习,学历生比例从61%增长到92%,江苏已经成为外国留学生最向往的地区之一。全省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02个,其中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4个、居全国第一。
国际友城是江苏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江苏的重要窗口,是江苏开展对外交往、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桥梁。省外事办二级巡视员丁先忠介绍,目前,江苏已与世界66个国家缔结了361对国际友城、430多对友好交流城市,借助友城平台,先后促成全省2000余所中小学与海外中小学结对成为姐妹学校,交流形式从学生交流拓展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深化。
“100多年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博士曾来徐宣传现代教育思想。培心书院、类思公学等一批学校的设立,对徐州近现代基础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徐州市教育局局长石启红说,通过实施海外培训、引智工程等项目,搭建了与国外教育部门、学校的合作通道,进一步开放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教育的内涵。通过架构访学交流桥梁,增强了彼此了解,增进了双方友谊。徐州先后有25所中小学与其他国家、地区的116所学校开展友好交流,签署中外学校合作备忘录75个,建设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2个。
作为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苏州吸引了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33所中外知名高等院校在此设立教学科研机构,形成了名城名校融合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苏州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介绍,苏州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有境外友好学校565所,在苏学习的外籍及港澳台学生总人数达19960人,吸引外籍及港澳台教师1744人。这些丰富优秀的国际化资源,为苏城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广阔前景。
扩大国际教育交流“朋友圈”,着力构建多领域合作机制。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华泽峰表示,常州坚持以开放姿态办教育,在平等、信任和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合作与交流。今年有15所学校与境外学校新结成友好学校。目前与国外近200所学校长期开展合作交流。由常州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牵头,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等26家单位成立“常州市海外华文教育服务联盟”。举办华文教师华校校长研习班、江苏省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培训班、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体验活动,累计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000名师生积极参与,在交流互鉴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打造江苏教育对外开放“新名片”
“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点,如何应对世界之变、教育之变?校长作为学校的掌舵人,又如何回答时代之问、学生之问?这既是我们的‘必答题’,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共答题’。”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表示,江苏教育系统将深入实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统筹推进“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开展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江苏教育对外开放新品牌,加快打造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高地。
11月15日,美国威斯康辛州南区教育局一行到访江苏省教育厅,双方就深入开展青少年交流,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两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签署合作协议。自2014年以来,江苏就与威斯康辛州开展多项合作,教育交流合作成效显著。美国威斯康辛州南区教育总局局长丹尼尔·汉拉罕表示,威斯康辛州与江苏长期友好合作,相信通过此次到访,可以增进双方交流,为今后进一步推进深入合作打下基础。
据悉,江苏与美国威斯康辛州将在区域合作、教育人员交流往来和留学生学习方面加强合作。江苏将鼓励两区域内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成功搭建友好学校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探讨通过美国威斯康辛州南区教育局语言文化中心向下属学校推动孔子课堂建设的可能性。依托于友好学校合作平台,双方将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学生交流等教育合作项目。
“未来,我们将着力建好交流合作平台,牵头成立淮海经济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联盟,带动区域在师生互访、教师培训、文体活动展演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石启红说,依托丰富的优质高中和高校资源,建设双语学校,积极参与苏港澳基础教育合作、引智工程等项目,支持徐州中小学与其他国家、地区学校建立姊妹学校,开展文化、体育、艺术、科技等互联互访活动。同时,建好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集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体验中心。
未来,讲好江苏教育故事,还需向何方发力?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人文交流与出国留学处处长王毅说,推动学校在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培训、师生互派互访、国际理解教育、缔结姊妹学校、中外双向留学等方面常态化开展内涵丰富的高质量交流活动,务实推进江苏与各国各地区间的教育合作实践落地生花,通过交流合作,思路上有新启发,视野上有新开拓,能力上有新提升,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真正通过教育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