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近”享烟火气 “圈”出新美好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白雪 刘春   2023-11-20 07:55:00

作为国家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近年来南京一直不断完善这个“圈”,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力求让“圈”内商业业态日渐成熟、生活环境日益优美、贴心服务日趋多元。记者分别在老城区、新城区的“生活圈”进行City walk,感受社区居民不出“圈”的生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1月9日上午9点多,天气阴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羽毛球馆,4位老年居民正在打球;同在一楼的生鲜超市里,店家忙着补货,不时有居民进出买菜;充满烟火气的早餐店,刚送走当日最后一批顾客;社区卫生服务站里,医生正为前来问诊的居民开方配药……这是南京市雨花台区翠竹园社区“生活圈”的日常图景,也是记者体验的第一站。

今年7月,商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六个一”,即发展“一店一早”(便利店、早餐店),补齐“一菜一修”(菜场、小修小补服务),服务“一老一小”(老年康护、幼儿托管)。

翠竹园社区“六个一”齐全没有?记者走进翠竹园小区,步行两三百米,便到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栋3层小楼处于社区中心,承载着社区便民生活圈的诸多配套,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鲜超市、早餐店、洗衣店、社区卫生服务站、羽毛球馆、壁球馆、舞蹈室、图书室、养老服务中心、银发餐厅、儿童服务站等应有尽有。“社区由玉兰山庄、翠竹园两个小区组成,共有3036户8000多位居民。居民步行5分钟内,生活配套基本都有;步行15分钟内,大小商超就更多了,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翠竹园社区党委书记单亚丽说。

“现在的生活方便、安逸。”谈及生活感受,70岁的社区居民刘冰打开话匣子,“我每天中午到银发餐厅打饭,饭菜好吃又实惠,一餐只需12元。每天还参加社区老年大学组织的唱歌、跳舞、太极拳等兴趣班,生活可丰富了!”

新城区也能不出“圈”享生活便利吗?记者来到建邺区双闸街道新亭社区。与老城区在既有格局上挖掘空间、补齐社区功能配套不同,新亭社区在规划建设时就为社区服务中心留出空间。

从高空俯瞰,5层楼高的新亭社区服务中心处于社区“C”位,周边云珑湾、云璟湾、云玺湾的居民和云谷产业园企业的员工均可方便抵达。

各年龄段居民在这里自得其乐。一楼有钢琴室,一名老年居民在认真练琴。“弹钢琴是儿时梦想,没想到老了有机会在社区圆梦。我再练一小时,就去接孙子。”她指着窗外的邺城路小学说,学校就在旁边,练琴、接娃两不误。二楼是儿童活动空间,三楼有300多平方米的健身房、乒乓球场,和连着健身房的室外灯光球场,让居民尽享运动之乐。再上到四楼,多位老人在休息厅聊天、看电视。这里引进专业养老服务,整层楼进行适老化改造,设有33个床位,现有19位老人在此长住……走出服务中心,记者步行两三分钟便找到惠民菜市场、生鲜超市、便利店、早餐店等。“居民不出社区,基本服务都可满足。”新亭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王涛说。

商量出来的“幸福圈”

每个社区实际情况不同,居民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何打造让居民更满意的“生活圈”?记者探访发现,与居民共商建“圈”,是将“生活圈”变“便利圈”“幸福圈”的“密钥”。

新亭社区百米长的儿童友好童趣路上,分别划出明黄、橙黄、嫩绿颜色的路线,不同路线代表熊猫、狮子、企鹅等不同动物,小学生放学后争先恐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路线,蹦蹦跳跳往家走。

王涛介绍,在新亭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前,社区委托第三方机构调研,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调研了解到,社区业态配比已基本满足建设要求,半数以上居民希望社区多开展文化、体育、公益等活动,还有部分居民希望改善新知路道路环境。”他说,从居民需求出发,新亭社区打造多条百米儿童友好童趣路,沿线设置风雨走廊、休息座椅等设施,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去年11月,新亭社区创成南京市首批儿童友好社区。

翠竹园社区的生活圈也在合力共建中不断“丰富”。“社区、业委会、物业、社会组织‘四方联动’,同时吸引有特长、有公益心的居民参与社区规划与治理,共建便民生活圈。”单亚丽说,小区建成时间较早,内部可使用的空间和载体较少,在对社区服务综合体提档升级时,大家集思广益,打破空间制约,“一室多能”引进社区商超、洗衣店等便民服务。同时,积极链接资源,把仁恒物业服务公司纳入社区治理主体,引进专业养老服务组织,满足个性化养老需求。此外,社区牵头利用公共空间打造“银发餐厅”,为居民提供可口价廉的餐食,年均就餐人次超万。

今年5月,新版《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施行,《南京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同步发布。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青介绍,为准确了解居民需求,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培训学校、邮局和银行网点等需求相比过去在减少,而社区公园、室内体育馆等需求在增加;老年人对社区设施黏性高,儿童对教育类设施需求度高,上班族则对设施种类需求多;居民对步行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公园、商超菜场等地的需求度超80%。

“小修小补”大有文章

记者探访发现,社区生活服务圈内,“小修小补”服务相对难找。从翠竹园小区出发,步行14分钟,记者找到一个修补摊位。师傅李登木告诉记者,“我在这里20多年了,每天早上7点开摊,下午5点多收摊,和居民们熟悉,每天都有附近居民来修补。”

“小修小补”服务看似不起眼,却关系居民日常需求。王涛坦言,新亭社区平均每月开展两次流动摆摊,推动修伞、修鞋、配钥匙等服务进社区,但还是无法及时满足居民修补需求。“社区决定在社区服务中心楼下建设‘小修小补’固定服务点,引入理发、修补等服务,方便居民生活。”

记者了解到,多地便民生活圈还存在周边商业经营规模较小、业态分布离散且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业内专家建议,注重“一圈一策”,已建居住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基本保障类业态配置短板,新建居住区应统一规划和建设基本保障类业态网点。比如,鼓励老旧社区统筹利用好闲置厂房等存量资源,在保证安全前提下“一点多用、一店多能”。商业设施配备相对齐全的社区要优化调整业态组合。新建居住区要优先考虑发展集聚式商业形态,实现商业综合体、邻里中心等集聚式商业配套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按照新版标准,南京的15分钟生活圈将构建全龄友好社区,做好全要素保障。”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详规处处长苏玲介绍,新版标准将全市生活圈细分为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基层社区和街坊等五级。新增的街坊层级要求服务半径150—250米,人口规模为1000—3000人。新版标准对与居民生活联系紧密的居住社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和街坊公共设施配套的要求更细致,包括学校、医疗服务、养老、0—3岁幼儿照护、社区公园等配比,要求在步行3—10分钟范围内满足居民的各类生活需求。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王承慧参与《南京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的编制。她介绍,导则对新版标准中的要求进行细化,例如提出开设4点半课堂、打造儿童慢行上学路等,力求做到居民有需求、“圈”内有服务。

标签:

责任编辑:胡朔

阅读推荐
68327_4d0ff80c-4dde-4488-bb78-3abf297c9033.jpg.jpg
9月13日晚,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闭幕式暨2024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亮灯仪式在江苏昆山举办,约350名两岸青年参加活动。
1_imageslim.jpg
随着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火遍海内外,跟着“悟空”打卡取景地成了一股新热潮。
2dktpvw7bsv2hWVIHrFifIKf.jpg
1915年,章臣桓生于江苏江阴,1934年“下南洋”到了印度尼西亚泗水,从事华侨子弟的中文教育工作。
2024091408451633682753.jpg
9月13日,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闭幕式暨2024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亮灯仪式在昆山举办。
67603_4082a585-1024-4a1d-a397-8e3f9bfa601b.jpg.jpg
江苏是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也是粮食大省。202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35.6亿元、居全国第6位。
本网策划
微信图片_20240703093100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