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发布厅 > 省政府发布会
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新闻发布会
来源:中国江苏   2017-07-12 21:17:00
推进医养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最近,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卫生计生委、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7部门《关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经省政府领导同志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解读这一文件、介绍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联络处副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三伏天冒着酷暑来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推进医养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最近,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卫生计生委、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7部门《关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经省政府领导同志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解读这一文件、介绍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卫生计生委何小鹏副主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伯伟副厅长,省民政厅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蒋同进处长,省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处李郁处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朱晓文处长。今天,我们也邀请了一位社会学专家——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口研究所黄健元所长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大家可以会上请教也可以会后采访。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联络处魏赟,受省政府王思源副秘书长委托,本场新闻发布会由我主持。

  首先,请省卫生计生委何小鹏副主任发布新闻。

  何小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大家对健康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健康对老龄化,特别是医养结合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医养结合的部署要求,结合江苏实际,我省于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医养结合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下面,我就《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实施意见》起草背景

  我省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截至2016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19.2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2.10%。老年人口在医疗、照料、护理、康复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给医疗、养老等相关社会服务带来巨大挑战。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我省苏州、南通、南京3市先后被列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医养结合工作得到有效发展,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成效明显,南通市长期照护保险减轻失能老人照护负担,南京市居家护理、家庭病床服务等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欢迎。

  与此同时,我省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一是着力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全省90%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括老年人在内的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44.8%。二是加快发展医养结合专业机构。大力发展护理院、康复医院等医养结合专业机构,推动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部分非建制镇卫生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医养结合机构385家,床位6.2万张;其中护理院135家,入住老人20699人;康复医院99家,床位11313张。三是不断丰富医疗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稳步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建设,推动养老机构在原有养老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健康管理、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等医疗康复保健服务。鼓励暂不具备医疗机构设置条件或医疗服务能力弱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定期巡诊、双向转诊等服务。四是努力提升医疗资源为老服务能力。加大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多数医院建立了老年人诊疗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就诊便利服务。组织医疗专家深入农村和社区,广泛开展以老年疾病预防为主的健康教育,宣传科学的防病治病方法。目前全省有157家二级以上医院开设老年病专科,开设老年病床位5122张;有老年病专科医师1531人,康复护理技术人员13400多名。

  我省医养结合工作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医养结合服务对居家、社区的供给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有待充分调动,促进医养结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同时,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等也制约了医养结合的发展。因此,必须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建设与“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深度融合养老服务体系”相适应的,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二、《实施意见》重点内容

  我省《实施意见》突出了5个重点内容:

  (一)突出居家、社区健康养老的主体地位,丰富服务供给内容。针对目前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6%—7%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3%—4%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实际,《实施意见》将推动医疗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其主体地位。加大居家和社区老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抓手,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健康卫生小屋”,提高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可及性。

  (二)丰富医疗、养老机构的合作内容,创新医养结合联合体形式。《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协议合作、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服务外包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完善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鼓励医疗机构以技术、人才、管理、利益为纽带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养结合联合体,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同发展。

  (三)发挥江苏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融入医养结合服务全过程。江苏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省,也是拥有“国医大师”最多的省,县级中医院综合实力包揽全国前3强。为了发挥江苏中医药特色优势,《实施意见》明确向居家、社区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养老机构开设中医特色科室,推进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将中医药融入医养结合服务全过程。

  (四)提升医疗资源保障老年人健康的能力,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明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要开设老年病科,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鼓励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转型发展老年医疗机构和护理型养老机构。提出到2020年,每个市至少建立1所安宁疗护中心或有安宁疗护功能的医疗机构;每个县(市、区)建有1所以上的护理院或康复医院;全省老年护理院达到200所以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五)坚持“互联网+”,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整合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同时鼓励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三、《实施意见》落实举措

  为保证推进医养结合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实施意见》提出了五项保障措施,并对组织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畅通医保支付,加大保障力度。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入住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发生的符合政策的医疗费用,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报销结算。针对居家老年人,将符合规定的家庭病床、医疗巡诊等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护理院(站)、康复医院、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等医养结合机构,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长期失能老年人提供相应保障。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审批流程。加大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力度,为更多老年人提供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加大对医养结合机构规划布局、用地保障、投融资支持,探索PPP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优化审批流程,提出首接责任制原则,明确民政、卫生计生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办理审批,不得将彼此审批事项互为审批前置条件,为医养结合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加快队伍建设,营造就业环境。加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安宁疗护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将老年康复、护理人才等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护理员培训上岗机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研究完善医养结合机构中医护人员职业待遇、社会保险等保障制度。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多点执业,享受与医疗机构执业人员同等待遇。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补助力度,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四是加强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医养结合工作涉及的部门多、政策多、环节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落实工作职责。各地也将积极探索发展医养结合的有效形式,每个设区市至少确定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积累经验、逐步推开。

  各位记者朋友,我们相信,随着《实施意见》的制定落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必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我省健康养老事业的发展,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获得感。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联络处副处长):谢谢何主任。下面,各位记者朋友可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说明自己供职于哪家媒体单位。

  中新社记者:请问省人社厅领导,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人社部门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相伯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提的问题。近年来,全省人社部门认真贯彻《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协同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机构的发展,为广大老年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一、持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这是助推医养融合的重要物质条件。至2016年,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二连调”,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达2620元,比“十二五”初期的2011年增长了61.5%。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综合提升退休人员养老保障水平,助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二、实施积极的基本医保政策支持医养融合机构发展。一是结合国家“放管服”要求,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行政审批,实行协议管理,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二是探索将护理院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范围。目前全省已纳入定点的康复机构、护理院、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共计161家。三是积极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家庭病床、医疗巡诊等服务,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着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的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体系。

  三、积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应对人口老龄化,我省苏州、南通等地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这项工作得到国家人社部的高度认可。苏州、南通两市被人社部确定为国家试点城市。与此同时,我们又在徐州市开展试点,形成苏南、苏中、苏北同步试点的局面,为在“十三五”期间出台制度寻找解决办法和途径。

  四、支持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围绕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我们立足人社部门职责,采取积极措施,协同做好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加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指导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已有18所技工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同时建立政府购买紧缺型职业工种制度,出台一系列培训补贴政策,已连续7年将养老护理员纳入省政府购买紧缺型职业(工种)范围,并从今年起将购买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成果扩大至高级工,对符合补贴条件的高级工以上人员,分别按照每人不超过1500元、3000元和40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方面,2005年起,我省各地陆续开展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各设区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培训、鉴定机构或养老机构积极沟通,认真制定养老护理员考核方案,确保鉴定的公平、公正。目前全省共有8.1万人获得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资格证书。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政策,稳步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加强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的指导,进一步总结经验,争取早日全面推开这项惠民利民的制度。加强与民政等相关部门的配合,推进养老护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满足群众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中国日报记者:文件中明确,要加大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对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支持力度,请问出于什么考虑?并且如何推进?

  蒋同进(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各地要增加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投入,落实中央关于福利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的规定。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一块,也理应在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的重点范围。我省正在并将持续加大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的投入,保障养老服务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福彩公益金留存作为政府财政投入的保底部分,也就是说对省市县三级福利彩票留存部份50%用于养老服务的规定,保证了江苏少数公共财政有困难的地方能够有基本投入,作为养老服务投入的“火种”;第二,在福彩公益金投入50%的基础上,能够增加公共财政的预算投入,等于给火种添加一批“柴火”;第三,要使这一堆柴火形成燎原之势,必须撬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形成乘数效应,对内资、外资、公办、民办等各类主体举办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给予统一的补贴政策,新建和改建护理型床位分别给予每张床位不低于1万和5000元一次性建设补贴,在此基础上,根据老人基本情况按月给予日常补贴,最大限度来调动社会投入的积极性,让社会力量发挥主体作用,有效解决江苏养老的供给问题。

  南京晨报记者:请问我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有哪些进展?

  相伯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厅指导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南通、苏州、徐州先后出台了实施意见,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覆盖范围方面,3个试点城市均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在保障对象方面,3个试点城市均将通过评估鉴定符合一定标准(中度或重度失能)、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照护的参保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在筹资机制方面,3个试点城市均建立了政府补助、医保统筹基金以及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在待遇标准方面,在试点初期3个试点城市均采取了按标准定额支付,如南通市,对在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照护重度失能人员,由照护保险基金分别按每人每天50元、40元的标准支付;对居家接受协议服务机构照护的,照护保险基金分别按每月1200元的限额支付,对居家接受非照护服务机构服务的,按照每人每天15元标准发放照护补助。

  南通市区照护保险2016年1月启动实施,截至今年6月底,市区已有120万人参保缴费,基金支出949.44万元,3564人享受待遇,其中包括38名百岁老人。

  徐州市区第一批43名重度失能人员已通过失能等级评估,并于今年7月1日起享受待遇,社会反响良好。

  下一步,我厅将加强对试点地区的指导,进一步总结经验,争取早日全面推开这项惠民利民的制度。

  新华日报记者:请问江苏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现在进展如何?江苏开展医养结合,基层医护人员的力量能否跟得上?

  何小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江苏现有3个城市是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去年6月份苏州、南通第一批,9月份南京被列为第二批试点单位。这三个城市也是江苏老龄化率相对比较高的城市,三个试点市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试点成果。

  苏州不断完善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构建从机构、社区到居家多层次全方位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机构,苏州护理院跟医保政策是衔接的,护理院数量在全省居于首位,在全国位居前列,全省135家护理院苏州就有39家。创新完善了护理站服务规范,姑苏区梅巷社区护理站打造“360度一站式”社区养老服务,为社区医养结合提供了良好示范。从今年7月1日起,苏州开始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南通市从2016年起在全国率先出台基本照护保险制度,减轻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负担,有效保障老年人“医养结合,医护结合”的需求。试行一年来,已覆盖到市区120万人,享受待遇的总计3564人。对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通过对口支援、医疗联合体、多点执业等方式,与大型医院建立紧密型协作关系,为机构内老人提供定期巡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医疗服务,对未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通过签订医疗合作协议开展医养结合。加大闲置医疗资源利用,补充医养结合资源不足,全市有8家非建制镇卫生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既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又丰富了农村社区医养结合供给。

  南京市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医养融合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不断强化居家医养结合政策保障,取消家庭病床300元的起付标准,提高基金支付上限,将支付限额由每季度1350元提高到每月1350元,家庭病床享受人次和基金支付比例大幅上升。鼓励推动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社会办中型规模医院等20多家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南京市还充分利用医疗资源聚集的优势,积极开展“院府合作”,省人民医院与栖霞区人民政府合作建设四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将慢病管理、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等功能等进行延伸和整合。由省级机关医院全面运营管理的江宁沐春园护理院,已成为医养结合机构的典型。

  我省3个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市的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得到国家卫计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面总结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每个设区市将至少确定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积极探索促进医养结合的有效形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做法和创新成果,为全国医养结合工作创造更多的江苏经验。

  我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的基层医护人员数量确实还不能适应医养融合的发展。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医养结合的重要因素。今后我们将加强与民政、人社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加大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培养,顺应全省医养结合发展的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有三个问题。第一,福利彩票公益金50%,从全省来看有多大?第二,社会力量应发挥养老的主导作用,但我们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可从国际经验看,机构养老成本应该是低的,请问为什么选择一个成本高的方式来养老?第三,一个卫校校长知道我们在开发布会,在跟我讨论一个问题。他说他们学校招收养老专业学生非常困难,孩子不愿意,工作待遇比较差,养老护理院录用准入门槛比较低(大家更愿意用家庭妇女作为护理员),还有人社培训机构一个月的养老培训证书和学校四年制养老护理专业容易混淆,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蒋同进(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我省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留存部分,最近两年在4个亿左右,地方部门留存用于养老的要超过2个亿,超出50%,谢谢。

  何小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首先,据调查,90%的老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按照中国传统观念和养老习惯,更多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6-7%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3-4%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其次,现在选择到护理院等机构养老的更多是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多会选择居家养老。如果有生活自理能力,在家庭养老会比到机构养老成本要低。因此我们医养结合体系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

  蒋同进(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你所说的成本低,我分析,对于失能老人来说,在机构接受护理比在家庭接受护理的成本要低,应该是这个意思。不是针对所有老人,因为建机构的床位成本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护理型床位更高。

  相伯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现在医养融合发展是一个朝阳产业,党和政府很重视,社会很关注,群众有需求。但是如何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我觉得养老护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基础和前提。刚才提出来的问题中,不论是教育部门设立的养老护理专业,还是技工院校的养老护理职业培训,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满足养老服务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在这方面,社会需要转变观念。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家家户户都有这方面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个专业不那么体面,自己的孩子不愿报考。其实,养老服务专业和传统意义上的保姆不能混为一谈,需要具备各方面专业技能,包括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等。对于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的规划,省里文件也有明确要求,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要共同做好这个事情,人社部门与教育部门培训侧重点不同,是为培养多层次的专业人才服务。刚才提到的人社部门培训1个月取得养老培训证书,这其实是误解,1个月是岗前培训,实际上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不同等级需要不同的培训时间,而且需要一定的工作年限和经验才有资格进行高一级别培训。培训不仅有标准学时的要求,还需要严格的考核。

  蒋同进(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第一,养老以前是家务事,现在政府在起积极的引导作用。第二,任何事物都有个学习发展的过程。第三,你刚才说的人才培训,这是产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养老产业对江苏来说才刚起步,江苏这么庞大的老年人口,60岁以上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2%,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的15%,80岁以上占全体60岁以上人口的15%,这么庞大的老年人口,一定要靠产业来解决来推动,政府管兜底,其他需要靠社会、产业来解决。我想,专业人才问题,一定会在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到解决。谢谢!

  老年周报记者:医养结合的核心是结合,有医疗服务保障的养老是当前养老工作的升级版。文件在目标中提出养老机构要实现医疗卫生全覆盖,请问民政部门如何较好实现这个目标?

  蒋同进(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这个覆盖主要分为4个层面,可以根据养老服务机构不同的条件来划分:第一,不具备设置医疗机构条件或医疗服务能力弱的养老机构,可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各类主体举办的医疗机构;第二,由附近的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或医疗点,选派医护人员开展医疗服务;第三,养老机构内设立医务室或者护理站等医疗设施;第四,养老机构设立护理院或老年康复医院。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实现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紧密结合,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可作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收治老年人的后期康复管理场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医疗机构可以技术、人才、管理、利益为纽带加强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服务共享、利益共享;也可通过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等服务,畅通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服务渠道,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协同发展。谢谢!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联络处副处长):由于时间关系,集中提问就到这里,会后大家还可以采访专家学者。今天的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

标签:

责任编辑:毛震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