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暨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新闻发布会
2017-01-03 14:14:00  来源:中国淮安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9日上午9点30分

  发布地点:市行政中心会议中心107室

  发布主题:淮安市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暨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新闻发布会

  主 持 人:王苏君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发布人员:黄克清 市发改委主任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苏君:

  各位记者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通报我市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情况。我们专门邀请到市发改委主任黄克清先生为大家进行政策解读,我是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苏君。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请市发改委主任黄克清先生作《关于优化全市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的意见》编制情况说明;二是请各位媒体记者朋友提问。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市发改委主任黄克清先生作《关于优化全市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的意见》编制情况说明。

  市发改委主任黄克清: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由我将《关于优化全市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的意见》编制情况向大家作简要说明。

  为加快形成主导功能突出、产业特色鲜明、载体支撑有力的发展格局,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优化全市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的意见》。现将《意见》起草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文件起草过程

  为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调整优化市域空间结构,加快形成主导功能突出、产业特色鲜明、载体支撑有力的发展格局,明确各县区、各功能板块在全市“东融西拓南联北接”总体开放格局中的定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遵循。市发改委经过认真谋划、精心调研,从8月份起先后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政府共同起草了《意见》(征求意见稿)。9月份,在充分征求各县区、各部门意见基础上,报请市政府领导审阅。10月份,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了《意见》(呈审稿)报请市委常委、副市长审阅。11月7日和15日,《意见》先后经市政府七届第62次常务会、市委七届八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11月28日以淮发〔2016〕37 号文件正式印发。

  二、文件主要内容

  《意见》分为五大部分:总体要求、优化空间功能定位、完善产业功能布局、强化载体功能支撑、创新政策管理机制。

  (一)总体要求。在提升区域主导功能,调动各板块发展积极性的基础上,按照“多规合一、错位发展、转型升级、动态平衡”原则,逐步形成空间定位清晰、产业布局合理、载体支撑有力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体系。到2020年,市域各板块发展积极性、协调性、有序性明显增强,三类空间比达到10:62:28,开发强度控制在18%以内。重大产业项目按主导功能落实率达9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5%以上。新创成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2个以上,建成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5个以上。

  (二)优化空间功能定位。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确定总体开发格局。即形成“一区两片四轴”空间开发格局,一区就是纳湖入城构筑淮安都市区,两片就是整合提升南部产业城镇集聚片和北部产业城镇集聚片,四轴就是构筑“东融西拓南联北接”联系轴。二是划定主体功能分区。依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各县区发展基础和资源状况,将全市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适度)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实行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和相关配套政策。三是确定各区域主导功能定位。即明确各县区在全市“东融西拓南联北接”开放格局中的定位,同时明确各县区(包括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苏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生态新城、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三)完善产业功能布局。制造业方面,明确了盐化新材料、特钢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4+2”工业特色产业布局方向,对洪泽区、淮阴区盐化工产业整合、季桥化工区关停并转、西南化工片区搬迁等重点问题进行了部署安排。服务业方面,明确了物流、金融、旅游、商贸、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4+3”服务业布局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各县区服务业错位发展的路径。农业方面,明确了优质稻米、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休闲农业“4+1”农业产业布局方向,对全市农业总体布局进行明确。

  (四)强化载体功能支撑。科技创新平台方面,到2020年,确保实现国家级高新区零的突破,力争建成省级高新区2个以上、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5个以上、省级科技产业园区15个左右,众创空间达到35个。产业集聚载体方面,重点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4个开发园区、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等64个服务业集聚区、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13个农业园区。特色小镇方面,到2020年,在全市规划建设32个具有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

  (五)创新政策管理机制。一是明确规划空间管制要求。提高城镇空间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实行最严格的产业、环境及用地准入制度。二是建立载体设立退出机制。对各类载体进行总量控制,对列入《意见》的各类载体,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加大资源倾斜。三是注重组织协调考核评估。成立淮安市优化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领导小组,加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关于文件附件的相关说明

  为增强《意见》的可操作性,形成了两大类5个附件。

  (一)主体功能区名录。包含全市优化、重点(适度)、限制、禁止开发区域,细化到各县区的乡镇、街道,其中优化开发区域包含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江浦区、淮安区共14个乡镇(街道);重点(适度)开发区域包含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江浦区、淮安区、淮阴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工业园区、苏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共60个乡镇(街道);限制开发区域包含淮安区、淮阴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共56个乡镇;禁止开发区域包含洪泽湖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二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白马湖湿地保育区、入江水道清水通道维护区、高邮湖重要湿地等。

  (二)各类载体名录。开发园区名录包含全市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省级开发区、高新区、特色功能产业园区、南北共建园区、国别(地区)园区6大类44个园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1个、省级开发区及高新区9个、特色功能产业园区22个、南北共建园区10个、国别(地区)园区1个,明确了产业门类及主导功能定位、建设目标等内容。服务业集聚区名录包含全市现代物流业集聚区、旅游休闲集聚区、商贸商务集聚区、电子商务集聚区、健康养生集聚区、文化创意集聚区7大类64个集聚区。农业园区目录包含全市国家级农业园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大类13个农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农业园区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0个。特色小镇名录包含全市拟规划建设的32个特色小镇。

  此外,为保障文件得到贯彻落实,市发改委还配套出台了《淮安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7年版)》,分为鼓励类和限制类目录,对列入鼓励发展目录的项目,各县(区)、园区要重点发展、优先布局、科学引导,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各类专项资金扶持、信贷授信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对列入限制发展目录的项目各县(区)、园区不得招商引资、新建和新增产能,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规划条件、土地供应、节能审查、环境评价、安全评价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

  谢谢大家!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苏君:

  谢谢黄主任的介绍。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媒体记者朋友提问。

  记者:《意见》从确定总体开发格局、划定主体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域主导功能定位三个方面对优化全市空间功能定位进行了安排,能否作一些详细的说明?

  市发改委主任黄克清:这位媒体朋友,您好!正如你所说,这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意见》中,对全市空间功能定位从确定总体开发格局、划定主体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域主导功能定位三个方面进行谋划考虑。

  其中,确定总体开发格局,就是要构建“一区两片四轴”的空间开发格局。一区和两片我刚才在说明中进行了阐述,这里不再重复,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四轴,也就是构筑“东融西拓南联北接”联系轴。所谓东融,向东全域融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得到省委、省政府支持,并已经写入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市也已经出台了文件,我们正在开展具体对接工作。南联,就是向南联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对接南京江北新区,重点是加快宁淮一体化步伐,前不久2016宁淮挂钩合作工作座谈会在南京举行,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吴政隆同志对宁淮合作提出了新的指示要求,我们正在抓紧落实。西拓,就是向西大力拓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作,此项工作获得李克强总理批示并加快推进,目前由我市牵头,会同信阳、驻马店、蚌埠、淮南、阜阳、盐城等节点城市,正在编制《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北接,就是向北对接“一带一路”及沿东陇海线经济带,此项工作已经列入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市在2月份已经出台文件进行了工作部署。

  关于主体功能分区,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是政府对国土空间管控的一种方式。就是综合考虑各县区发展基础和资源状况,将全市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适度)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重点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提高存量空间再开发的质量和效率。重点(适度)开发区域重点是要加快人口、产业集聚,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加速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限制开发区域重点是要适度控制制造业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禁止污染项目进入。禁止开发区域禁止工业开发,加快生态保护和自然修复,增强生态产品供给。

  关于确定各区域主导功能定位,主要是明确各县区在全市“东融西拓南联北接”开放格局中的定位,同时明确各县区(园区)的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以制造业为例,之前各县区(园区)制造业发展方向比较分散,难以集中力量做大主导产业、做长产业链条。这次我们对各县区(园区)的制造业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各县区主导制造业发展方向,例如,清江浦区集中发展新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淮安区集中发展现代教育装备、机械电子、高端装备制造,淮阴区集中发展食品加工、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洪泽区集中发展机械电子、现代纺织、食品加工和新材料,涟水县集中发展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航空装备,盱眙县集中发展凹土新材料、光风电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金湖县集中发展石油机械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各园区也明确了重点发展方向,这是这次文件的重要内容。

  记者:请问对全市的产业布局,在《意见》中都做了怎样的安排?

  市发改委主任黄克清:这位记者朋友好!《意见》对全市的产业布局作了详细安排,在工业方面,明确了我市“4+2”工业优势特色产业布局方向。比如说,推动盐化新材料重点向苏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淮安(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布局;重点依托淮安特钢产业园,做优做强清江浦区特钢产业基地;重点打造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等等。在服务业方面,明确了我市“4+3”服务业布局方向。比如说,依托空港物流园、传化公路港、淮安新港等载体,向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区、清江浦区、淮阴区、涟水县、盱眙县布局物流业;以淮安金融中心为载体,向清江浦区布局金融业;依托周恩来故里景区、古淮河·西游记文旅区、里运河文化长廊等载体,向各有关县区布局旅游业。在农业方面,明确了我市“4+1”农业布局方向。比如说,依托白马湖、洪泽湖等湖泊周边优质种植区,向洪泽等县区布局优质稻米;依托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9个万亩以上省级“菜篮子”工程基地,重点向清江浦区、洪泽区、淮安区、金湖县等县区布局高效园艺;依托生猪养殖产业和禽类养殖产业基础,加快向盱眙县、洪泽区、淮阴区、涟水县等县区布局规模畜禽。

  记者: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近期联合发文,明确在全国范围内首批建设127个特色小镇。我注意到我市出台的《意见》中,也排出了特色小镇名录,请问淮安未来的特色小镇建设都有怎样的规划?

  市发改委主任黄克清:这位记者朋友,您好!特色小镇相对独立于市区(县城),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我市的特色小镇建设立足于存量资源整合,规划先行,严格控制面积、精选主导产业,核心区域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我市打造的特色小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依托县区产业定位,打造产业小镇。例如清江浦区依托金融中心,打造以投资、私募基金、财富管理和其他新型金融产业为特色的金融小镇;涟水县依托今世缘酒业,打造缘来小镇等;盱眙县依托天泉湖等自然资源和盱眙龙虾品牌,打造星+养生小镇和龙虾小镇等;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软件园、科教园等,打造互联网小镇、创意小镇等。

  二是依托县区文化内涵、旅游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小镇。例如淮安区依托河下古镇等旅游资源,打造湖滨旅游小镇等;淮阴区依托韩信等文化资源,打造韩侯故里旅游小镇等;洪泽区依托洪泽湖生态地质等资源和亲水项目,打造温泉养生小镇、洪泽湖渔家风情小镇等;金湖县依托万亩荷花荡资源,打造荷韵小镇等。到2020年,在全市规划建设32个具有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

  记者:《意见》对淮安各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做出了明确界定,请问将采取哪些措施有效引导管控产业发展?

  市发改委主任黄克清:这位记者朋友,您好!围绕各县区主导产业布局情况,我们制定了2017年版《淮安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作为《意见》的配套措施引导产业布局和发展,2017年版目录共分鼓励类和限制类两大类,其中,鼓励发展目录按产业分类:一产共6个,二产共40个,三产共131个。按行业分类,大类52个,中类159个,小类308个。对列入鼓励发展目录的项目,各县(区)、园区要重点发展、优先布局、科学引导,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各类专项资金扶持、信贷授信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限制发展目录,按产业分共50个:一产共3个,二产共35个,三产共12个;按行业分类,大类26个,中类40个,小类119个。对列入限制发展目录的项目各县(区)、园区不得招商引资、新建和新增产能,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规划条件、土地供应、节能审查、环境评价、安全评价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目录范围外的项目按国家现行政策执行。这两份目录将于近期以市发改委文件形式印发。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苏君:

  刚才,黄主任作了《关于优化全市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的意见》的编制情况说明,并就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抓好《意见》的推广落实工作,市直各部门将依据主体功能区制度要求,按照主体功能区名录中划分的四类区域,调整优化好市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导向明确、要素配置均衡、空间集约集聚的发展格局。各县区将按照自身在全市“东融西拓、南联北接”总体开放格局中的定位和三次产业引导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4+2”工业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完善“4+3”服务业特色产业体系,推进“4+1”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由于时间关系,本次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各位记者如果还有问题,也可以在发布会后与市发改委联系进行深度采访。再次感谢各位媒体界朋友的光临!

作者:朋友   编辑:谢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