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开展困难群体关爱行动
来源:江苏国际在线   2021-07-09 14:13:00

钱钢(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为深入宣传我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总结报道各级党组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的经验做法和积极成效,从6月开始,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省委省政府新闻发布平台,分若干主题组织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围绕关心关爱困难群体办实事。

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民政厅副厅长蒋同进,团省委副书记潘文卿,省总工会副主席张柯,省妇联副主席崔娟,省残联副理事长庆祖杰,扬州市副市长赵庆红,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我是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钱钢。

首先,请省民政厅副厅长蒋同进介绍关爱保障困难群体情况。

蒋同进(省民政厅副厅长):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八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86次提到“人民”,凸显出总书记强烈的“人民观”和为民情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4月作出的“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的重要指示,立足“兜底性、基础性”定位,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制定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把“办实事”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尤其是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以“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为主题,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

一、为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各地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聚焦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员等经济困难人群中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根据老年人居家生活实际需求,分类实施,按照“一户一档”原则,开展入户评估,制定改造任务清单,重点改造老年人家庭生活起居、安全防护、智能照护设施等,为老年人“原居享老”创造条件。截至6月30日,各地已排出改造对象清单,完成入户评估13739户,已进入开工或准备开工阶段;约1.8万户家庭正在进行评估,将于7月底前完成评估,预计10月底前完成改造不少于3万户。

二、改造提升100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着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改造提升100个农村敬老院为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并在保障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基础上,向农村社会老人开放富余床位,以满足他们“养老不离乡”的愿望。加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辐射作用,向周边村(社区)提供助医助浴、配餐送餐、精神关爱等居家上门服务,让农村老人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高品质养老服务。目前已开工建设80个,已按标准完成改造提升31个。同时,重点关注失能(失智)困难老年人,通过对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或社会福利设施进行必要的改造升级,按标准建成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机构38家。

三、省定城镇和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30元、90元以上

会同省财政厅、省残联印发通知,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省定城镇、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按不低于每人每月130、90元标准执行,切实提升残疾人保障水平。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标工作全部完成。南京、无锡、苏州、淮安、镇江等市实现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城乡一体化,且超过省定标准。同时,于4月22日起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在全国任一地区申请补贴,不受户籍地限制。此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也随着低保标准调整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提高。2021年,省级财政预计下拨9.66亿元用于“两项补贴”,将分别惠及困难残疾人约67万人,重度残疾人约63万人。

四、建设100个省级儿童“关爱之家”示范项目

在全省已建成618个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之家”的基础上,推进100个省级儿童“关爱之家”示范项目建设,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招投标、政府委托等方式,引入社会组织等进行专业化项目运营,针对留守、困境儿童不同特点,开展家庭监护能力、儿童保护等级、儿童发展需求等评估工作,重点拓展家庭教育指导、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社会融入支持等服务功能,提升关爱保护服务水平。目前,100个示范项目已全部开工,已竣工75个,引入92家专业化会组织参与运营。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3+4+N”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大幅降低“漏保”风险,将重病重残儿童纳入政策保障范围,今年以来已将全省4.3万重病重残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项目,对年满18周岁仍在读普高、中职、高职、专科、本科的困境儿童,继续发放基本生活费至毕业。

五、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

从7月起,适度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目前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等8个设区市已完成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标准提标工作,其余设区市也正在推进中。提标后,全省低保平均标准预计将达到803元/人·月,将惠及77万低保对象和21万特困供养对象。同时,持续深化温情社会救助改革,全面推行只需提交居民身份证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一证一书”即可申请救助的做法,取消可以通过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的相关证明材料,实现困难群众申办社会救助“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异地受理基本生活救助申请。创新慈善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的贴近群众和服务平台优势,发挥慈善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的资源和专业优势,以城乡低保、特困对象、困境留守儿童等各类困难群众为帮扶重点,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实现政府救助和社会力量救助的精准对接,提升整体救助实效。

民政工作连接党心民心,民生实事重在善作善成。下一步,全省民政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弘扬担当精神,发扬求实作风,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开展更多“暖民心”的行动,全力以赴解民困纾民忧、察民情暖民心、汇民智聚民力,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在新百年新征程上以“赶考”姿态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

钱钢(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谢谢蒋厅长的介绍。下面请团省委副书记潘文卿介绍聚焦万名“事实孤儿”,实施“梦想改造+”关爱计划情况。

潘文卿(团省委副书记):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根据此次新闻发布会安排,我就团省委推进“梦想改造+”关爱计划实施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实施“梦想改造+”关爱计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重要寄语精神的务实举措,也是团组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困境青少年帮扶体系的重要行动。去年,团省委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团组织集中走访活动,调研中,我们摸排到一类特殊的青少年群体,这些孩子的父母由于残障病逝、离异弃养等特殊原因,得不到应有的监护与照料,成为了“事实孤儿”。他们不仅缺少物质上的帮扶,还面临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守等问题,亟需深层次、多维度的关爱和帮助。

近年来,“事实孤儿”群体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出台了帮扶政策,保障了基本生活。团省委立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战略配合者的工作定位,聚焦全省万名“事实孤儿”,发起实施“梦想改造+”关爱计划,推出“1+3+6”服务体系,利用两年时间,建设10000 间“梦想小屋”,同步落实“一对一结对、月常态走访、季集中关爱”3项结对机制,常态开展“春夏秋冬知行”6个关爱项目,健全“物质帮助+精神关爱”的帮扶模式,服务10000名“事实孤儿”健康成长。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团省委将“梦想改造+”关爱计划作为“学党史、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聚焦“联、准、严、广、实”下功夫,扎实推进“梦想小屋”建设,丰富结对关爱体系,目前已建成4710间“梦想小屋”,努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困境青少年群体。

一是注重“联”,确保最大合力推进实施。年初,“建设5000个事实孤儿梦想小屋”被列入省政府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后,团省委第一时间成立“梦想改造+”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将“梦想小屋”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并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机制,形成市县团组织匹配工作合力。举办全省“梦想小屋”集中建设推进会,省市县团组织定期召开建设调度会,建立工作简报制度,举办“互检互学”活动,形成省市县“一盘棋”工作格局。

二是把握“准”,确保困难孩子得到帮助。工作中,各级团组织树立“大数据”思维、发扬“铁脚板”作风,严格把握认定标准,联合社会组织和爱心志愿者逐一入户实地调查、摸排核实,在全省排查出10000余名“事实孤儿”,建立省级数据库,全面掌握关爱对象家庭情况、生活现状和困难需求。小屋建设前,征求受助对象及家庭意愿,通过规范认定程序,并在所在村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每一个对象认定公开公正。截止目前,今年5000间“梦想小屋”关爱对象已全部完成公示确认。

三是狠抓“严”,确保小屋建设安全规范。“梦想小屋”是基于“事实孤儿”现有简陋的居住环境,按照“三面改造、六物到位”标准,设计改造一间属于他们自己房间。为规范建设流程和标准,团省委制定《“梦想改造+”计划管理规定》,争取住建厅支持,编制《“梦想小屋”建设执行指引》《项目执行50问》,明确建设标准、招标决策、项目实施、验收交付、资金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要求,为规范“梦想小屋”建设提供了依据和保障。省青基会联合省室内环境污染防治学会开展小屋环境检测工作,保证每一间小屋建设都有招标、施工都有监理、交付都有验收,坚决守住安全和环保底线。

四是突出“广”,确保高标完成建设任务。积极构建团组织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项目推进模式,最大力度、最广范围地把各方力量和资源汇聚到“梦想小屋”之中。广泛开展项目推广及筹资工作,中央广电总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专题报道“梦想改造+”关爱计划,举办570余场项目推介活动,5个月的时间里募集资金6122万元,其中,依托苏青益筹等网络平台,63.3万人次捐资达1840.6万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动员和群众性公益。大力完善捐方激励和荣誉体系,爱心捐方、小屋建设方、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形成了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的良好氛围,项目也成为我省参与人数最多的青少年公益项目。目前,“梦想小屋”建设已完成年度目标的94.2%。

五是力求“实”,确保常态关爱一帮到底。把持续关爱作为重要的“后半篇文章”,在建成“梦想小屋”的基础上,开发结对关爱系统,落实“一对一、月常态走访、季集中关爱”等常态帮扶机制,明确每一名“事实孤儿”都要有一名团干部、一名少先队辅导员、一个志愿服务组织共同结对。以“梦想小屋”为纽带,推出关爱服务“梦想加油站”,启动志愿服务专项行动,重点针对事实孤儿心理健康、暑期看护、视力保护等重点需求,策划开展“心悦课堂”“爱心暑托班”“护你‘瞳’行”等公益项目,注重常态化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困境青少年关爱工作从物质帮助到精神关爱、从学业扶持到身心健康的拓展进阶,确保“事实孤儿”关爱一帮到底。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转观念、强作风,突出实干实效,扎实推进“梦想改造+”关爱计划,通过心贴心服务、实打实办事,让“事实孤儿”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健康成长。一是抓牢抓好小屋建设。按照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任务要求,科学有序安排建设进度,严把建设标准,规范建设流程,狠抓建设质量,扎实抓好小屋建设,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今年5000间、两年10000间“梦想小屋”的建设任务,切实把实事办实、实事办好。二是构建社会合作模式。积极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注重加强宣传引导,更广泛地吸引社会关注、凝聚社会认同、赢得社会支持,发动专业团队参与到“事实孤儿”的长期关爱中来,构建“团组织+社会组织”的公益运作模式。三是健全常态帮扶机制。在建好“梦想小屋”的基础上,完善服务体系,深化关爱内涵,抓实常态化帮扶工作,将关爱持续引入小屋、送到孩子身边,实现从“焕新小屋”“焕新生活”到“焕新精神”的转变。

钱钢(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谢谢潘书记的介绍。下面请扬州市副市长赵庆红介绍关爱救助贫困家庭情况。

赵庆红(扬州市副市长):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好!“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在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发展阶段,精准关爱救助因病、因灾等支出型困难家庭已经成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作和民心工程。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扬州市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累计实施支出型临时救助15403人,支出资金1218万元;对41684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1.41亿元;对已经纳入低保、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但未达到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的1480名儿童进行补差,投入资金306.2万元;慰问困难群众3936人,支出慰问金55.12万元,进一步扎实兜牢了困难家庭的民生底线。

一、强化制度保障,完善救助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临时救助和急难家庭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扬州市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社会救助办法(试行)》等文件,实现兜底保障范围由收入型困难向支出型困难延伸,推动困难家庭关爱救助更加精准、更具实效。一是覆盖范围更广。将低保和特困家庭、低保边缘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类困难家庭全部纳入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范围。同时,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与临时救助、急难家庭救助可以同时享受,切实提高了困难救助的获得感。二是救助标准更高。根据困难家庭实际经济状况和抗风险能力,大幅度提高救助标准,最低救助标准提高了3倍,最高救助标准提高了近1.7倍。特别是,个别困难家庭可根据实际医疗费用支出情况,给予医保目录外的医药费救助。三是办理速度更快。突破乡镇(街道)只审批小额救助(1个月的低保标准)的限制,将1万元以下的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缩短了审核审批流程,困难家庭最快1周内就能得到救助。同时,在乡镇(街道)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没有争议的困难家庭,取消民主评议环节。

二、强化主动发现,提升关爱救助温度

切实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困难救助机制,确保困难家庭救助“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一是建立大额医疗费用预警筛查机制。通过大数据信息共享,对自付医疗费用超过一定标准的患病困难人员,自动触发医药费超额预警,推动第一时间发现和筛查出因病致贫困难对象,实现由“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二是深化网格巡查机制。重点聚焦支出型困难家庭,依托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网格员对网格内易致贫返贫家庭开展常态化巡查,实现困难家庭动态预警监测。今年以来,共监测困难对象2500余人,及时纳入救助保障320人。三是完善“回头看”走访机制。全面排查近年来暂不符合救助条件和已退出救助范围的困难家庭,确保及时将因病、因灾等原因重新陷入困境的家庭纳入兜底保障范围。通过大走访大排查,今年有237人新纳入低保,227人新纳入特困供养。

三、强化多措并举,加大关爱救助力度

坚持因人施策、因事施策,对困难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综合运用“物质救助”和“服务救助”,给予更大力度关爱救助。一是加大失能、失智困难老年人供养照护力度。通过改建、新建等方式,各县(市、区)至少确定一所特困供养机构,优先为辖区内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提供集中供养服务。目前,已有1千余名失能、失智老年人得到了集中供养服务保障。推广设置家庭养老床位,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1万余名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精神慰籍等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服务。二是加大病残家庭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力度。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入户核查,及时掌握病残家庭儿童信息,按照就高原则对病残家庭困境儿童发放生活保障金。对父母重病重残无力抚养的儿童,可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给予保障,每月发放生活保障金不低于1188元;对儿童本人重病重残的,每月发放生活保障金不低于990元。三是加大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力度。扩大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保障范围,去年以来累计扩面8000余人,新增保障资金2200万元。提高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城镇籍残疾人达130元/月,农村籍残疾人达90元/月。

四、强化多方参与,扩展关爱救助维度

在充分落实好政府救助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关爱救助工作成为多方参与的“大合唱”。一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联动关爱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困难家庭关爱救助,涵盖困境儿童救助、失独家庭帮扶、残疾人帮扶、困境妇女心理关爱、低收入老年人救助等多个领域,受益对象近4万人。二是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的协同保障作用。引导动员各类慈善组织,聚焦因病支出型困难家庭,实施儿童大病、尿毒症、血友病、癌症术后、器官移植、抗癌药品赠发等大病救助项目,支出助医资金4311万元;聚焦因灾陷入困境的家庭,支出救急资金2744万元。三是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有益补充作用。全市所有户籍居民由政府全额买单投保自然灾害民生保险,灾后救助额最高达20万元,多渠道为受灾群众提供自然灾害救助服务。今年以来,商业保险已救助受灾群众1895户,救助金额223.36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扬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夯实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坚定不移守好人民的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家庭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钱钢(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谢谢赵市长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前先通报新闻机构名称和姓名,为了给更多记者提问机会,每人最多一次提问机会,谢谢合作。

人民网记者:近年来,快递员、送餐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长,请问对于这些群体,有哪些关爱举措和实际成效?

张柯(省总工会副主席):

记者朋友大家好。近年来,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企业组织形式和劳动者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主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快递员、送餐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量涌现,已经成为劳动大军新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省总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集中力量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着力解决好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举措:

一是由省总工会领导带队,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体验式、蹲点式调研,和快递员、送餐员、货车司机、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等“八大群体”劳动者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在充分知道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后,在“两节”慰问期间,开展向快递员、送餐员等群体赠送“冬日暖心礼包”活动,广受好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工会各职能部门的优势和资源,开展了送健康体检、送暖心礼包、送专项保障、送清凉礼包、送法律服务、送心理关爱等工作,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服务激发职工的入会主动性,提升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

二是我们把赠送健康体检服务作为全省工会“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制定下发《关于向快递员送餐员等八大群体赠送健康体检服务的通知》和标准样式的体检服务卡,向全省3万名以上“八大群体”赠送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帮助其维护身体健康,提升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疾病预防能力。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特点,我们量身定制相应体检套餐。如针对快递员、送餐员派件时频繁上下楼的情况,增加膝关节正侧位X光片检查,针对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增加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针对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久坐、饮水不足等情况,增加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等。此外,对女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赠乳腺癌和宫颈癌“两癌”筛查项目。目前,全省各设区市总工会已依法依规完成招投标程序,确定了健康体检机构,已有近万名“八大群体”完成了健康体检。

三是强化“以服务促入会”理念,推动工会组织、工会服务覆盖更多灵活就业群体、平台就业群体、新就业形态群体,积极构建建会入会与维权服务一体化推进格局。目前,我省已有9个设区市建立市级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新发展“八大群体”工会会员57.8万人。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健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资源和优势,把更多的“八大群体”吸引到工会中来,加强政治引领,组织并指导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强化安全教育,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暖心服务,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需求,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以服务的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影响人心、赢得人心。

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聚焦工会主责主业,做深做实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劳动群众心坎上,切实承担起工会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现代快报记者:残疾人存在诸多生活困难,请问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省残联有哪些新的工作举措?

庆祖杰(省残联副理事长):

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目前正在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残疾人托养。“十三五”期间,省残联团结带领479万残疾人,践行“高水平全面小康,残疾人一个也不少”目标,打赢了残疾人脱贫攻坚战,30.7万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全部脱贫,残疾人生活状况显著改善,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照料,增加了家庭压力。因此,为了缓解家庭照料压力,省残联积极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截止去年年底,已为4万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但仍有32万残疾人有托养需求,因此,托养服务的供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针对托养照料残疾人这一难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清单,将“新增16-59周岁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1万名”列为今年省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更好地满足广大残疾人及其家庭对托养服务的需求,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减轻残疾人家庭照护负担、增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程度,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托养服务供给能力基本满足残疾人托养需求,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的残疾人托养服务得到有力保障。”

省残联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由党组书记、理事长万力同志亲自督办,并将该项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全省通过寄宿制托养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居家托养服务三种方式,满足不同残疾人的托养照料需求,截止到6月底,全省新增托养残疾人5286名,共计为4.5万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基层和群众普遍反映良好。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在指导各地落实好《关于做好残疾人托养工作的通知》的同时,重点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加强检查指导,确保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力争在9月底全面完成年度民生实事任务。同时,要将残疾人托养工作作为政治性、经常性工作加以推进,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大托养服务的覆盖面,力争到“十四五”末,达到“全省托养服务供给能力基本满足残疾人托养需求,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的残疾人托养服务得到有力保障”要求。在推进过程中,还要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残疾人满意度,真正做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幸福一群人”。

备注:

1.残联系统开展的残疾人托养服务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寄宿制托养服务:是指采用24小时集中居住和照料模式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二是日间照料服务:是指在依托“残疾人之家”,在社区或村就近、就便白天照料模式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三是居家托养服务:通过一定的组织或机构,以合适的方式为分散居住在家庭中的残疾人提供定期上门服务。

2.托养对象主要是有需求的16-59岁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

3.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及护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运动功能训练、职业康复与劳动技能训练、心理疏导等。

我苏网记者: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问题,备受关注。请问在服务农村留守妇女、推进留守妇女创业就业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崔娟(省妇联副主席):

记者朋友们好,感谢提问。今年开展党史教育以来,各级妇联深化“家需求”精准调研,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升级“家温度”关爱服务,服务更多留守妇女“守着家、带着娃、挣着钱”,取得了积极成效。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一、策划实施苏垦慧创富民增收实事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农村留守妇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就留守妇女和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民政部、全国妇联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特别要求提升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创业能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妇女关心关爱服务,今年省妇联、省农垦集团联合实施苏垦慧创•苏北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行动计划,目前已在苏北五市12个重点帮扶县(区)培树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示范点380个,以1200万项目资金撬动各类新增投资约8.43亿元,吸纳带动2.3万余名留守妇女有效就业,家庭年平均增收超2万元。

二、省妇联推进苏垦慧创富民增收实事项目的具体举措

1. 深化“家需求”精准调研,摸清一批人才库、项目库和需求库,把好事办实。我们切实将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进基地、问需求,梳理留守妇女家庭现状、致富意愿与就业需求。一批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女性进入项目服务视野里,一批有就业需求和增收愿望的留守妇女进入到服务对象序列中。组成联合调研组,与基地负责人、务工留守妇女深入交流,记录跟踪示范点发展遇到的问题、不足,解剖麻雀、举一反三,为持续做好“我为妇女办实事”站稳服务立场,锚定服务目标,指明服务方向。

2.打造“家门口”创业就业示范点,培树一批“创业种子”“产业青苗”“行业青松”,把实事办好。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服务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的有效路径。宿迁市将苏垦慧创项目推进情况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写入改革创新事项清单;徐州市发挥常执委作用,与示范点挂钩结,做到“一项项目,一个档案”;盐城市举办巾帼带货直播集中行等系列活动,送资本技术、信息人才到慧创示范点;连云港市开播《慧创直播间》专栏,对接车间、田间和课间,链接政策、制度和资源;淮安市依托项目示范点打造“农田里育出金凤凰”、“指尖上的爱”等工作品牌,开展现场观摩、技能培训、银企对接等系列服务。目前一批来料加工、手工制作等女性就业集中的家门口就业项目在村镇壮大;一批民宿、文创等农旅融合项目在乡村落地;一批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在乡土生根;这些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示范点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

3. 升级“家温度”留守妇女关爱服务,造福更多留守妇女“守着家、带着娃、挣着钱”,把实事办到妇女心坎上。倡导慧创示范点为留守妇女设置灵活工作时间、配备儿童活动室等便利设施;将来料加工、农业技能等培训办到基层村镇,送到妇女群众身边;鼓励妇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丰富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妇女微家,在示范点成立妇联、妇女工作小组,引入社会组织、巾帼志愿服务队,持续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实现妇联组织在你身边。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我们将整合资源,强化扶持,以慧创示范点提质增效带动更多留守妇女就业增收;宣传引领,典型示范:提升妇女“慧创”能力,扩大苏垦慧创知晓率,打造慧创特色工作品牌;探索长效机制,解决留守妇女增收基础比较脆弱、产业发展比较薄弱等问题,助力贡献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三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钱钢(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以及各位领导的精彩回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可与省有关部门或相关设区市联系,会后进行单独采访。同时,也请各位媒体朋友对本场发布会内容给予大力支持和深入报道。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标签:老年人家庭;关爱;留守妇女

责任编辑:刘慧

阅读推荐
thumbnail_1711699552903.jpg
日本与无锡,一衣带水,源远流长。随着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在为两地友好关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让合作发展彰显出更多韧性。
微信截图_20240419154442.png
好的菜名翻译不仅能引起食客的食欲,更可以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微信截图_20240419154153.png
作为国内工业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苏州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加快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watermark.jpg
4月16日至18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举行。
微信截图_20240418105837.png
4月17日,国家航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24 “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并公布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安排。
本网策划
主视觉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