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2016年省委1号文件新闻发布会实录
来源:江苏国际在线   2016-02-26 09:37:00

   

  江苏省委农工办主任赵 旻: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谢新闻界各位朋友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热情关心,感谢对我办新闻发布工作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简要介绍一下江苏“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情况和中共江苏省委2016年1号文件的主要精神。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5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着力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三农”各项工作在较高起点上实现了新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现代农业建设持续推进。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712亿斤,实现“十二连增”,5年累计增产218亿斤。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坚持做到了供需平衡、口粮自给。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新提升,高标准农田比重突破5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省农民收入2011年突破万元大关,以后每年迈上一个千元台阶,2015年超过1.6万元。农民收入增幅自2010年起连续6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1以内,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全省农村411万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如期实现脱贫,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2010年下降了约7个百分点。三是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围绕“确权、赋能、搞活”,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推开,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已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农业经营机制创新有序推进,全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2.8万家和7.2万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提高到6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超过45%。四是农村民生持续改善。突出“保基本、建体系、办实事、兜底线”,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自2003年以来先后实施四轮农村实事工程,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低保、被征地农民社保实现全覆盖,解决了1600多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加强。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和今后5年的“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又必须加快破解各种难题。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农村各项改革全面展开,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国内外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倒挂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增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加重;经济增速放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总的来看,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是全面小康建设的短板。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上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切实加大政策支持、改革创新和工作推进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面向“十三五”,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明确定位,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有条件的地方在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子上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展露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为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定位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落实到农村最基层,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推进行动,并纳入了“十三五”规划。江苏省委2016年1号文件,聚集“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主要把握了三个方面: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形成文件主题。二是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形成文件框架。三是充分吸收省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建议、基层群众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兄弟省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以创新性政策举措为重点形成文件内容。

  省委1号文件共5个部分、24条,按照“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农村社会文明程度高”、“机制活”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推动“农业强”上取得重大进展。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第二部分,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推动“农民富”上取得重大成效。文件提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农民创业就业服务,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三部分,加强农村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在推动“农村美”上取得重大变化。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必须着力加强农村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大力修复农业生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适宜的农村发展新格局。第四部分,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在推动“农村社会文明程度高”上取得重大提升。文件提出,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进步需要,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党的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第五部分,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在推动“机制活”上取得重大突破。文件提出,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激发广大农民创业创新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江苏省委2016年1号文件,贯彻中央精神,结合江苏实际,提出了不少新的政策举措,有不少亮点。

  比如,针对粮食连年增产、出现一定程度“卖粮难”问题,文件强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多途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一是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到2020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60%,到2020年全省确保建成4200万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比重提高到60%以上。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研发一批动植物健康安全生产、种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循环模式、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三是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注重粮食转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确保粮食供应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比如,针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情况,强调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个是推动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开展农民用网推广活动,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实施“快递下乡”工程,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一个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乡村旅游景区,推进农家乐集聚村建设。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合作社,探索乡村旅游发展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农民开发乡土、乡风、乡韵、乡音产品。

  比如,针对各方面高度关注农村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情况,强调大力修复农业生态,加强农村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一个是强调保护农村水、土、林业资源。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农村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等措施,完善农村河道轮浚和长效管护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格保护公益林资源,推进生态防护林建设,培育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一个是大力修复农业生态。全面推进农业节水、节肥、节药,强化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大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生态养殖等循环模式,落实生态修复各项措施,推动农业走上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到2020年,全省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达到90%,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推进绿美乡村建设,保护自然湿地资源,严格实行休渔禁渔制度,加强农村小流域治理。一个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推进行动。这也是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作出的部署。深入推进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计划。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实录:

  1、交汇点记者:农村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内容,江苏今年在农村改革上会有什么新的动作?

  省委农工办主任赵旻:深化农村改革,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根本途径。今年,江苏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重点是:

  第一,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落实“三权分置”的基础。要通过“确实权、颁铁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权益。这项改革今年要加大推进力度,2016年基本完成试点任务,2017年进行扫尾完善。对这项工作,省里要求,坚持依法依规、坚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坚持确权确地为主、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坚持地方分级负责,把工作质量放在首位。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任务。

  第二,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确权、赋能、搞活”的思路,重点将农村集体资产确权登记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量化固化农户股权,推广以产权清晰、收入稳定、分配合理、管理民主为特征的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落实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和收益权利。到2020年,村级所有经营性资产都要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第三,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我省将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降低融资成本。稳妥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规范管理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推进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风险保障水平。

  第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大力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加强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把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统筹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南京广电记者: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中提到要组织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请问实施此工作计划的主要背景和内容是什么?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相伯伟:谢谢!记者所提问题很好。众所周知,“十三五”期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其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产业链迈向中高端的进程,也很大程度决定农民工群体通过技能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实际效果。“十二五”期间各级人社部门在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在我省1161万农民工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总量达368万人、占比为31.7%,这部分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视野更宽,对于通过提升自身就业技能、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愿望更为强烈。立足部门职责,从扎实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十三五”期间将认真组织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旨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综合素质,着力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更大力度保障农民增收。

  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成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到2020年末,力争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机会接受一次相应的就业技能培训;力争使在企业技能岗位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机会接受一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高技能人才培训;2016年,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以上。推进举措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完善补贴政策。建立城乡一体的职业培训补贴制度,按照同类工种、同一等级、同等补贴的原则,健全以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能力证书为主要评价依据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普惠均等的职业培训补贴。建立培训补贴实名制管理制度,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免费接受基本职业培训行动,制定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工种目录发布制度并明确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补贴项目,对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基本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按照核定的培训成本给予全额补贴。三是强化岗位对接。完善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对接机制,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制度和企业用工预报制度,推动各地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分类制定产业(项目)发展培训计划,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有效对接。四是优化培训服务。大力推进公共就业培训机构服务规范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就业培训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推行在岗新生代农民工就读职技院校的弹性学制、学分制政策,开展企业招用新生代农民工新型学徒制试点并按规定给予补贴。

  此外,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已列入省政府今年保障改善民生的10件实事项目和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项目,省财政已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障项目计划的实施。

  再次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希望继续更多关注、关心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的推进实施。

  3、农民日报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都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想问一下,农业供给侧改革应该怎么改?

  省农委副主任蔡恒:您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明目前农业供给侧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我觉得主要表现在两个不适应:一是农产品结构没能很好适应需求变化。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的问题,农产品质量水平、信誉保障等有些还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加之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导致部分农产品进口量增加、国产农产品库存增加并存的现象。二是农产品生产不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负荷。在保障农产品持续增产的同时,存在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投入农业投入品的现象,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针对供给侧存在的不适应,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一是适应消费需求改善供给。有人说,农产品现在什么都多,仔细分析,多的实际上是没有优势的产品,市场不认可、消费者不接受,所以要从改善供给入手,适应消费者对农产品多元化消费、个性化需求,立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品种品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更多地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品牌农产品销售比例,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质量优良的产品供给,使农产品在品种和质量上更加契合消费者的需求。二是围绕提高效益改善生产方式。效益不高,农业不可能持续稳定。要提高农业效益,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经营生产方式,在节本增效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立体种植、农牧结合等高效种养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田亩均综合效益。提升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养殖场等建设水平,打造一批结构调整示范区、示范片。今年将在全省总结推广50种以上高效种养模式。三是补好短板增强农业产能。农业物质装备与技术水平仍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块短板。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物质装备、仓储物流等建设,持续增强农业综合产能。今年全省要新增150万亩高标准农田、5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建设100个以上耕地质量综合示范区,到2020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高标准农田的比重达到60%,设施农业比重达到20%。四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可持续。保持农业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与增产、增收并列的农业发展新目标。这既是顺应农业发展转型的主动选择,也是全面保护农业多功能性的理性回归。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突出“一控两减三基本”,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全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4、人民日报记者: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计划。请介绍下目标任务和工作打算。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杨洪海:村庄环境整治行动是省委省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最新要求,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农民期盼改善生活环境与政府推进民生实事的重要结合点。“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18万个自然村的整治任务,覆盖面超过95%。整治工作按照覆盖所有自然村、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大拆大建的原则进行,强调在原有村庄形态肌理上改善村庄环境和配套,彰显乡村特色,把“乡愁”记忆的保护落到实处。整治工作不仅有效改善了村庄环境面貌,而且推动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了城乡要素流动和农村经济活力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村庄环境整治苏南实践”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苏省村庄环境改善与复兴项目”被“亚洲银行东亚可持续发展知识分享中心”评为“最佳实践案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根据省委省政府决定,“十三五”期间将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此轮整治以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为重点。在上一轮整治工作中,全省有超过6千个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深度处理,太湖流域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超过40%;全省确定了150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庄,并对其中11个特色样板示范村庄进行了重点打造;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建立了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庄保护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十三五”目标任务:完成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开展“规划设计引导、康居村庄建设、特色村庄培育、传统村落保护、生活污水治理”等五项工程,力争实现4万个左右规划发展村庄的村庄规划优化调整全覆盖,1千个左右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筑组群得到有效保护,建设1万个左右美丽宜居村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建立行之有效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不断放大整治综合效应,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乡村特色风貌、公共服务水平、长效管护水平、环境改善效应”五个方面的持续提升。

  2016年工作计划:上半年全面完成全省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同步逐步推进有近期建设整治需求的村庄规划优化。全省全年计划完成1500个左右规划发展村庄(含撤并乡镇集镇区所在地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美丽宜居乡村营建试点示范,培育一批“乡村特色风貌示范区”,由点促面、由物质空间改善促进乡村综合发展,让村庄环境整治成果发挥倍数放大效应;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所有省级传统村落优先作为美丽村庄培育对象,推动实现传统保护与当代活力的有机统一。2016年,省级层面计划组织实施100个左右康居村庄和150个左右美丽村庄建设示范,完成70个左右省级传统村落有效保护工作。

  具体措施有:一是加大工作指导。提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计划》,组织编印《江苏省美丽宜居村庄规划建设指引》,研究制订《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办法》,加大工作指导。二是实施分类整治。在全面巩固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对“重点村”,将其作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配置重点,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农民自愿适度集中居住,建设 “康居村庄”;对“特色村”,突出乡村特色风貌塑造,保护历史文化、传统肌理和自然景观,凸显乡村美景和田园风光,培育“美丽村庄”;对“一般村”,通过实施环境整治,达到“整洁村庄”标准。三是加强长效管理。指导各地按照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等“五位一体”建设要求,加快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得到农民支持、能够长效运行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有整治工作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实现“即整即管”。

标签:整理;新生代农民工;交汇点

责任编辑:冯晓丹

阅读推荐
微信截图_20240425103256.png
江苏印发《关于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相关企业可给予高达1000万元的奖励。
T5dvmbQJAHY6Tw5QSNfKUSew.jpg
太湖水碧波荡漾,大湾潮澎湃不息。4月24日, “双湾融合共创未来” 2024无锡—香港创新合作发展交流会在香港举办。大湾区知名专家、学者、乡贤等高层次人才代表,重点知名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人才、科技、金融机构代表,无锡重点知名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齐聚香江,共绘“双湾融合”的宏伟蓝图,共启“珠联璧合”的崭新篇章。无锡还将无锡人才IP与本地非遗文化相结合打造出文创礼品,人才工作品牌IP阿福阿喜也和“同事们”一起赴港,向香港各界展示无锡厚重而鲜活的文化韵味,拉近香港英才与无锡之间的距离。
t0173f89744fc0bf733.jpg
4月25日,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省见义勇为勇士榜”,共有10位见义勇为人员光荣上榜。
322c71ee-248b-46cc-a629-972599caafe4.jpg
4月22日上午,全球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 ” ,安全靠泊上海洋山港。
1_imageslim_副本.jpg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连线约翰·拉贝先生嫡孙、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托马斯·拉贝。
本网策划
主视觉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