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一年中最后一个月,氛围感满满的“美拉德”色系席卷金陵,金黄的银杏、绚烂的红枫,还有刷了糖浆的烤红薯,揉进人间烟火,一起叠翠流金,绝美如画,流动暖意,渲染秋冬的美好。
最近,南京朝天宫600多岁的银杏树火了,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亲手种植,红墙黄瓦、飞檐翘角,与冬日暖阳下的银杏相映成趣,随手一拍就是国潮;六朝博物馆三楼的“最美一扇窗”吸引游客扎堆。记者探访多家博物馆记者发现,穿越博物馆的一扇窗,能够多方位解锁南京的美。
六朝博物馆“最美一扇窗”
引爆人生哲思
六朝博物馆“最美一扇窗”开启了许多人欣赏美景的新方式。缓缓穿行于静谧的场馆,窗内的人文历史与窗外的山水城林古今交融,不知不觉沉浸其中忘记时间,你随时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
这季节限定的高光时刻,流连在许多人的社交媒体上,还不断沉淀出人生哲学。许多扎堆去打卡的人抱怨说人太多,也有人气恼去的太早,窗外景色还没有完全斑斓。记者在早上9点开馆后踏进去,人是真少,径直上三楼,可以安安静静地欣赏美景。早上十点之后,人逐渐多起来。有人说其中有两扇玻璃怎么不擦干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是双层玻璃,其中两扇目前需要充气,因此会看起来像没擦干净。盛名之下,确实也给馆方带来一定压力。
其实去六朝博物馆不仅可以打卡“一扇窗”,更可亲近六朝馆藏与新推展陈。比如“光辉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50周年纪念图片展”正在六朝博物馆展出。
南博芳华90年引领审美风潮
下一站前往南博,时间来到十点多钟,这个点来参观博物馆的人多起来了。记者注意到,南博一直是网红打卡地,位于历史馆二楼的红墙、民国馆,是不少穿着马面裙、汉服来的网友爱打卡的地方出了不少大片。
从走廊上的落地窗望出去,从焕新呈现的标志性建筑老大殿,到特展馆与艺术馆之间的广场上之间领衔“美拉德”风的红枫,芳华90年的南博,以东方美学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有品味的引领性文化客厅,融入大家的生活日常。
最近,许多人选择在非周末前来,可以约上免费门票,参观最近火爆的南京博物院建院90周年系列特展:“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类似字母C的“玉龙”是红山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长约七八厘米的明朝“金蝉玉叶”,一场极致的玉器盛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为公众展示万年中华玉文明的灿烂历史。
展馆里人头攒动,网红玉器引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造型晒图“拼宝”。展览中所有展品中排队最长的,是一件被网友戏称为“小粉炉”的玉器。“小粉炉”出自清乾隆时期,学名叫“芙蓉石蟠螭耳盖炉”,通体色泽温润均匀,造型古朴,又隐含灵秀之气。据说连“小粉炉”的文创产品冰箱贴也引发热购。
“九十九间半”每扇窗都有景致
漫步甘熙宅第,老南京人口中的“九十九间半”,领略南京传统民居建筑的优雅精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便坐落其中。作为我国城市中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家有房屋300余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作后真花了一段时间熟悉,否则绕来绕去要迷路。
这里的建筑南北交融,既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江南民居的娟秀雅致,又有北方“跑马楼”的浑厚大气 。甘熙宅第内的铺地、隔断、栏杆、天花、梁坊、门窗等全部添加了砖雕跟木雕饰物,题材丰富,内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文字、走兽、花鸟、人物等等,寓意吉祥,图案精美。随便打开一扇窗,就是一处别有特色的秋冬景致。
在这里漫步揽胜之余,还可以参观《尚雅——传统文人生活和文房器具展》、《“南京非遗”里的“老字号”展览》,从件件珍品中品读文人的风雅之好,发掘老字号非遗项目承载的历史真实与记忆。
还有更多的“窗”等你打开。比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这里藏着一家恐龙主题咖啡馆,咖啡厅一隅是一览鸡鸣寺风景的绝佳视角,蓝天白云、黄色庙宇与斑斓秋色,巨大玻璃幕墙背后藏着鸡鸣寺的春夏秋冬。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的南京鼓楼见证了无数春夏秋冬的瞬息万变,也记录着金陵城的历史变迁。这里各种形状的窗也犹如一个个天然画框,“封印”四时变化与四季美景。
南京的美,说不尽。换个视角看南京,打开一扇窗,就能深切体会到,南京如何将历史完美融于自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视频拍摄 陈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