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
古代的皇帝自称“天子”和“龙种”。他们的“龙袍”制作得极尽人工之美,上面装饰着各种美丽的图案。有所谓“十二章”者,即在皇帝的礼服上织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种纹样,寓意天地和人间的方方面面,都是由他来统领和管理。我们应该领略云锦所孕育的典丽之美。[全文]
有趣的是,这种纺轮在中国至少被使用了八千年之久,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江南农村还能见到,不过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而变成了老年妇女之间相互聊天的谈助。古代纺织的材料来源,并非全是蚕丝,除蚕丝外还有麻、葛、毛、棉等,有的材料的使用,比蚕丝还早。[全文]
郭沫若认为,九歌“情调清新而玲珑,可能是屈原年轻得意时的作品”。因而早在两千多年之前,便出现了一条通达西方的“丝绸之路”,经千年而不衰。[全文]
未标题-8.jpg
随着云锦知名度的日益扩大,前往南京云锦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博物馆组织技工为游人近距离演示云锦的编织原理,令游客大开眼界。本报记者 朱 江摄[全文]
本周,“五彩霓裳”云锦非遗新品展在南京中山陵十朝文化园展出。此次展出的30多件作品都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金文近年来的云锦新作,包括大件地屏、佛教文化、时尚艺术等多个题材。[全文]
由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江苏省棋类运动协会主办的2013年德国、加拿大国家象棋队访问江苏友谊赛,20日在南京市青少年宫开枰。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赵绪成表示,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琴棋书画作为文化交流的纽带,愈来愈凸显出它的意义。[全文]
未标题-9.jpg
今日上午,一场旨在加强中挪两国的文化交流的传统手工织物研讨会在南京云锦博物馆举行。而现场的云锦编织手工艺演示也同样吸引了挪威友人的眼光,他们不仅饶有兴趣地围着织锦艺人观看询问,并在云锦博物馆纷纷合影留念。[全文]
12月14日下午,2013“感知江苏”澳大利亚文化周隆重开幕。澳大利亚悉尼市市政大厅里,澳大利亚姑娘穿着云锦做的旗袍走起了猫步,秦淮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顾叶亮现场扎起了花灯。[全文]

网群热荐

精彩视频

图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