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乱针绣”文化
2014-05-07 17:21:00  来源: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

  随着“乱针绣”作品走向市场经济的轨道,不断面世于社会,它越来越受到社会和百姓的欢迎和认可,已成为人们享受生活、优化环境、追求精神修养和物质享受的艺术需求。它标志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写照。“乱针绣”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势不可挡的。

  “乱针绣”,顾名思义,就是施针施线,根据题材的稿本进行做功,使其乱作成形、乱作成画、乱作成品,关键是在“乱”字上,它与画家一样,全在笔墨深浅和勾划笔锋上,掌握和运筹帷幄创作的要素,是画家对作品成就的基本要求。作品创作是贺庆的、是抒情的、是写实的、还是意境的等等,都会在画家创作过程中表达出来。同样道理,乱针绣作品也是“绣娘们”通过实践,反复厉练,逐步成熟。不同的是,“绣娘”虽是有稿而作,却是“以针带笔,以线代色”。文章不仅体现在“针”、“线”上,而且全在“乱”字上,不然就不能称之为“乱针绣”。

  那么,是怎样的一个“乱”法呢?简单的说就是穿针引线后,从第一针开始,就采用交叉的施针方法,按画面的布局,用不同的线色,以照铺底“吃”轮廓,复针交叉渗色定格局,然后交叉层层叠叠和色、调色,最终统一整体的步骤进行,以达到作品最佳的艺术效果。请注意,交叉施针是根据画面的布局,总是长短不一的,不可“十”字针,只可纵横交错针。说形象一点,就像渔翁打鱼收网的网状(一个层面而言)。当然乱针绣的针法有数十种,都要根据实际状况而定。

  刺绣技艺是一门学科,古人以“金针”来喻之。乱针绣的出现,揭开了刺绣史上的新的一页,丰富了刺绣工艺的底蕴,开辟了刺绣工艺的新篇章。它一改传统刺绣艺术的“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原创性做法。由于传统刺绣它在针法和用色上是有一定限制的,而“乱针绣”却能大大的改变这种状况,它“以针代笔,以线代色”,采用长短不一的交叉线条,根据作者题材中的不同画面,从不同方向,用不同线色和色级,交叉分层加色、渗色等手法,将画理和绣理融合一体,并用心灵之感融于运针施线之中,使源于油画或摄影的题材作品中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素材所要表达的内涵都能充分的展示出来,并且还能优胜于原作。这就是“乱针绣”作品的奇妙之处,这就是“绣娘们”每当完工一幅作品时,都有“如释重负,精神快感”的原因。因此“乱针绣”作品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个重要的刺绣文化的发展。

  人们要认知一种文化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乱针绣文化,从它的原创性开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期,“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先生(1896-1981),因受表兄刘海粟美术大师的影响,接触了西洋画,思忖着刺绣与画理结合的是何种效果,她不断的尝试,视野宽广了,乱针绣的诞生也就应运而生了。大胆的探索,就有惊人的收获。然而受当时时代、环境的影响,它的成长和发展道路是不平坦的,曾转辗于大江南北,好在这种文化没有被扼杀,它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了下来,它冲破了“金针”的束缚(不外传的意思),传承给了一代大师陈亚先先生(已故)等人,使之后继有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扶持和“绣娘们”的努力下,终于开创了乱针绣的新局面。

  有人综论乱针绣为中国刺绣史上的里程碑,我认为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乱针绣它集一切刺绣技艺的优点,并且还能表现油画、摄影、国画等美术艺品中所有精彩素材等技术要素,无论是对人物的刻划、动物的神态和逼真,还是对风景类中花草、树木、流水等静态的、动态的,它都能“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的绣理手法,将他们一一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乱针绣在画面上有不断加色的特点,在线色综合调色的原理上,使作品达到或优于油画、摄影等作品的艺术效果。画家的一笔,绣娘们要花数日或数十天才能奏效,它如同建筑施工人员要建造高楼大厦一样,设计师在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一座高楼大厦的图纸很快成形,而施工人员按图施工的工程量和各种材料的准备工作是可想而知的。平地拔起的高楼大厦的屹立,绝非一朝一夕的简单堆砌。因此乱针绣作品的完工,可比拟为“施工人员”的建造智慧。一针一线是一件不易的“堆砌”。创始人杨守玉先生有句名言:乱针绣要用“脑”去绣。何为用“脑”,就是热爱、专心和刻苦钻研的毅力,同时要有“悟性”,既要坐得住,又能想着做。为什么同样一幅作品,在不同的“绣娘”操作下,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呢?原因是它存在着各人对作品的领悟和艺术修养的内在因素及具体作业的外在因素的差异。内在因素它要求绣娘要对作品的创作者创意有一定的理解,即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是何种表现形式?……都要有所领悟。同时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只有对艺术不断追求,才能深刻领悟作者的创意和作品的思想内涵,不然你在操作上只能是线色的简单堆积,使作品成为表现色块的画面。所谓外在因素,就是你在理解的基础上所采用的针法表现过程,这个过程要始终体现在你对作品创意的理解上,实现你的“再创作”。乱针绣的艺术文化就是“再创作”的文化,认识这一点很重要。一幅优秀的作品题材,经过你的千针万线,将画理和绣理融合在一体,发挥了你的智慧之灵感,就会展现出优秀作品的经典。例如,创始人杨守玉先生创作的《少女与天鹅》,它的人体线条流畅和大自然的结合;国大师陈亚先先生(我的老师)创作的《幸福老人》和《伊文斯》作品,抓住人物的神情和实物的质感;国大师任慧贤的虚实乱针作品等,都给我们后生们留下了难以超越的“追求之梦”。

作者:admin   编辑:朱晓雪
关于版权: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或者提供合理报酬。联系邮箱:jswx@jschina.com.cn。

网群热荐

精彩视频

图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