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区蓝印花布的发展
2014-05-05 17:57:00  来源:江苏国际在线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北侧,唐代时,这里是长江入海口的一片沙洲。沿江土壤,由于淡水的洗刷,适宜种植麦子和水稻。而临海的大片地区,由于成陆较晚,土壤系潮盐土,经过农民的不断改造,则更适合种植棉花和杂粮。南通历史上就以生产“南通小布”著称,早在元末明初,南通已从隔江相望的苏南地区引进了棉种和植棉技术;而元、明以后,随着棉花的广为种植,南通地区更是家家都有纺纱声、户户都有织布女,纺纱织布已是“家户习为恒业”,当地的农妇有“农暇之时,以织取耕”的习惯,所以纺织出的棉布非常精美。棉花种植的兴起、纺纱织布技艺的不断成熟,为蓝印花布在南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南通民间染纱、染布的技术,是随着元末明初棉纺织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当时所用的染料以蓝色为主,其次为黑色及红色,都是天然染料。染蓝色的为靛蓝,据记载,明代的南通地区已有蓝靛出产,由于土布需要染色,而染料的销售对象不只是染坊,还有织户、农民等零散消费者。相传在明朝末年,南通已有专门营销染料的商店,称为“靛行”,并在当地物产中作为主要的贡品上缴朝廷。染料行业的形成却还是在清末,虽然大致持续了四五十年,但染料业在经济上的地位却相当高。如果说那些被人称为“老三房”的花、纱、布等业,属于第一流,那么染料业则居第二流。染料形成行业后发展又很快,其中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手织土布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推动了染料行业的发展。

  南通的启东市汇龙镇和海门市三阳镇、二甲镇都曾有传承百余年历史的老作坊,这些地区在历史上所用的蓝靛,皆出自如皋当地及周边农村。如皋石庄等地在当时有专门的农民种植蓝草,蓝草收割后立即制成“蓝靛”,到了每年农历七八月份,用船装运到各地卖给染坊使用。根据南通市任港村一位名叫陈玉田的老人回忆,他家祖辈都是以种植蓝草、蔬菜等为生,每年农历二月份在田间种植蓝草,也叫小蓝,蓝草一年收割两次,农历五月份开始收割头蓝,大暑节气收割二蓝,每当到了收割的时候,陈玉田就会叫来亲朋好友帮忙,为了保证蓝草的出靛率最高,割蓝草当天需要凌晨3点起床,赶在日出前全部收割完成。收割下来的蓝草捆成小捆,根部朝上放入1米多深的大坑中,坑里倒满水,等蓝草出蓝后把茎叶捞出,坑中加入适量石灰水使蓝靛沉淀,最后将蓝靛上多余的水通过坑里的通道流出,蓝靛最终结成泥块状后装入陶制的坛中,可以留作自用或者出售给附近染坊。陈玉田老人所描述的制作蓝靛的方法同历史上记载的方法大致相同。用靛蓝所染的布,一般叫做青布,颜色是深蓝色的。另有一种浅色的,俗称月白色。这种颜色的深、浅,是以下缸次数的多少来决定,次数越多,颜色越深。当时制作蓝靛的技术在南通已经很普及,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销售规模,这也是南通地区蓝印花布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江苏民间蓝印花布的广泛运用,还产生了“印花担”队伍。“印花担”也叫“花担匠”,他们只刮浆,不染色,专为农家提供各种形式的花版。这种“印花担”在江南也称“秃印作”。他们走街串巷,走乡串村,担子一头装有黄豆及石灰粉,另一头装有刮印工具和花版,任凭百姓挑选花型印花刮浆,他们不间断地更换花型,以求得生意兴隆。据启东汇龙镇陈士高老师傅讲,清末,在南通地区“印花担”队伍还保持着近百人的规模。这种上门印花的便利服务,深得农家的欢迎,因此桐油纸版作为印花版用于刮浆在南通一直沿用到现在。“印花担”上门刮浆后,由农家把放好浆的坯布送往附近染坊,一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为了节省去染坊染色的费用,便自备靛蓝染料自己染色,并制成被面、包袱布等生活用品。当时南通地区大多家庭都已掌握了蓝染的技法,染制颜色达到或接近染坊的水准,但也有的家庭因染料配方掌握得不好,褪色情况十分严重,同一时期的相同纹样,有些已经模糊不清,说明蓝印花布印染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颜色牢度。

  南通蓝印花布采用刻版漏印防染工艺,在当时以手工操作、工艺相对简单易行而闻名,所以加工刻版作坊和“印花担”在此地相当流行,自纺自织坯布原料和自种蓝草也为南通蓝印花布的流行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江苏符号》系列丛书。

编辑:朱晓雪
关于版权: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或者提供合理报酬。联系邮箱:jswx@jschina.com.cn。

网群热荐

精彩视频

图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