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的故乡情
2017-10-17 09:33:00  来源:jsw.com.cn

  记者 戴蓉

  国庆节前,市民宋志成来到报社,带来了他和茅以升的一段故事。

  茅以升,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著名的桥梁专家,祖籍镇江。在宋志成的记忆中,茅以升晚年曾两次到镇江。当时宋志成在二中工作并兼任《镇江科技报》的编辑,因工作原因,联系并结识了茅以升,有了一段交往的故事。

  这段交往让宋志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茅以升的故乡情。

  “人物志”牵出的一段交往

  1981年,宋志成为编写“镇江科技人物志”,写信去北京向茅老询问。茅老寄来了他写的《征程六十年》,并为《镇江科技报》题词“广泛开展科普活动,为向四化进军做出卓越贡献”。

  宋志成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茅老寄回来的《征程六十年》原件。这份原件中包括一篇茅老写的《征程六十年》回忆录。后面还附有一篇公盾所著的《向科学家茅以升热心致力科普工作学习》的稿件,里面也有一些茅以升的相关介绍资料。

  《征程六十年》中,茅老用“钱塘江桥”、“教育工作”、“科技工作”三部分回忆了他从美国留学回来后的崎岖征程,除此之外,茅老还附录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和“出国之行”两个章节,这份回忆录基本可以概括茅以升的80岁之前的征程。

  茅以升的人物志在报纸上刊登后,对镇江青少年产生了很大影响。当年,市科协联合当时二中(现在的崇实女中)团委和少先队联合举办了“学习茅以升爷爷 从小立志攀高峰”的故事会,宋志成很荣幸地上台简述茅以升的奋斗故事和贡献。会后学校初一年级的同学们还给茅爷爷写了信。这次故事会活动现场也被拍成了照片,向茅老汇报。

  当时的宋志成在学校教务处工作,他回忆说:“我们那个时候做的相册很简单,就是将照片贴在白纸上,然后装订起来,算是一个汇报,真的没有指望茅老能够回来。”

  很快学生们就收到了茅爷爷的回信:“你们是故乡的小朋友,我很爱你们。中学在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最重要的阶段,殷切地期望你们学科学,爱科学,打下各门功课的扎实基础,长大了才能成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优秀人才,我已经八十五岁了,虽然还想竭尽心力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些贡献,但是毕竟到了把接力棒传给后人的时候了,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在等待着你们,老一辈科学家也把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同学们努力吧。”同时茅老也给市科协写信,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回家乡看看。

  茅以升回镇看望孩子们

  这个机会很快就到了,1984年,茅老来镇江参加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编委会成立会议,带来了珍藏三年的相册,并希望能够看看二中的同学们。

  到镇后的第四天,茅老来到当时的二中看望了同学们。在教务处工作的宋志成全程陪同。据宋志成回忆,原来学校后山的一条路只能行人走,为了汽车能够开上来,特意组织人手,用了一天时间,将那条山路挖平。

  宋志成说,面对着孩子们,茅老很动情:“我过去总想见见家乡的同学们,今天达到目的了。”师生们热情地接待了茅老,并向他献花、为他戴了红领巾和校徽。茅老寄语同学们:“你们学习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他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为家乡的四化建设作出贡献。最后还勉励大家:“从小立志 振兴中华”。

  休息室里,学生代表向茅老汇报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学校物候观测小组的代表几年前曾出席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获得银奖,被茅爷爷接见过,再次看到茅爷爷很激动,表示一定要把青少年科技活动搞好。爱好物理的同学汇报了他们的实验情况。茅老关切地问他们:“你们学习电子计算机吗?现在正兴起科技革命的新浪潮!”面对文学社的同学们,茅老说:“文学很重要,文学是基础。你们不仅要练习笔头表达能力,还要注意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很重要。”同学们将一本包含着学校科技活动照片和镇江名胜风景照片的精美相册送给了茅爷爷。

  回到北京后,茅老特意给当时的二中校长写信表示感谢,“日前因参加大百科土木工程卷编委会成立大会,欣见梓里建设新面貌……回忆1981年9月18日故事会,彼时南北千里遥阻隔,今则欢聚一堂,互通情愫,深感喜慰。”信中还提到三年前收到的一组照片和这次收到的新相册,“可称富有意义的礼物”。信最后还特别提到了“向宋志成诸同志问候”,让宋志成很感动。宋志成至今都收藏着这封信的复印件。

  茅以升晚年两次回镇江

  这次见面给宋志成留下了深刻印象,宋志成不仅保留了茅老来信的复印件,同时还收藏了当年的《镇江市报》和《镇江科技报》。记者从这两份泛黄的报纸上看到了有关茅以升回镇的两篇报道。

  1984年4月8日《镇江市报》在头版刊登了《造桥,造出了中国人的志气——访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文章不仅有茅以升回忆当年建造修建钱塘江大桥的经历,还有茅以升浓浓的家乡情。“‘最亲故乡人嘛。’茅教授自幼离开镇江,可是讲话还是略带镇江乡音,对于这点我困惑不解,茅教授乐呵呵地为我释疑:‘我出生在五条街,父亲可算是道地的镇江人,以后虽全家迁居南京,但语言上父亲给我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1984年5月的《镇江科技报》刊登的《镇江是我出生的地方——记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回故乡》就是宋志成写的,主要内容就是茅以升参观访问二中。

  晚年的茅以升除了这次回故乡,还有一次是1987年,这次宋志成没能负责接待,很遗憾,但他仍旧很关注茅以升这次回乡的活动。当年9月29日下午,茅老乘坐专列回到镇江。恰逢国庆,伯先公园举办“金秋灯会”,茅老和欢乐的群众一起观灯。10月1日上午,茅老参观了“梦溪园”,“梦溪园”门额上的字,是茅老1985年为复建的梦溪园题写的。茅老还祭扫了茅家在镇江的祖坟,这里长眠着他的父母。

  1989年11月12日,茅以升逝世。相隔二十多年,又是一个11月即将到来。宋志成翻出了自己珍藏着的茅以升的相关资料,来到报社,讲述了自己与茅老的这段交往,以纪念这位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

作者:戴蓉   编辑:Rose
关于版权: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或者提供合理报酬。联系邮箱:jswx@jschina.com.cn。

网群热荐

精彩视频

图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