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三大创新产业集群齐头并进 共筑发展新篇章
来源: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管理委员会   2024-02-29 11:04:00

在产业科创和科创产业双向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路径下,一条条产业链正不断“壮”起来,一个个产业集群正不断“聚”起来,为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高质量发展锻造钢筋铁骨。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在科创为名的新城,航空系、国网系、数字经济系三大创新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什么原因让众多企业竞相落户园区?清晰的产业定位和优越的发展环境是吸引项目落户新城、扩大发展规模的关键。

厚植沃土,科创产业快速集聚

在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产业化示范基地的一家电力装备制造企业里,自动化生产线轰鸣,机器人沿着引导线穿梭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工作人员将一个个电器元件插在自主研发的检验机器上,随后进行分装,走进千家万户……

北京中宸微电子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产业化示范基地的众多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微电子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及物联网应用终端的研发和生产,拥有50余项知识产权。“自去年入驻投产以来,企业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预计今年年产值可超5亿元。”企业负责人谢李华介绍。

走进产业化示范基地,一批批生产设备正进入各个企业的生产车间。谢李华表示,将在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电表生产线,努力成为扬州新型电力装备产业的“排头兵”。

“目前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入驻的高科技企业已有50余家,产业化示范基地已进驻企业10家。”科技园总经理宋鑫介绍,这些企业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且都围绕智慧能源这一主线,“我们全力帮助支持园区企业建链强链、补链扩链,从上游做到下游、从低端迈向高端,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群虹吸效应,未来3年内有望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精准服务,支持“科创先锋”攻坚突破

国网系在新城长出“产业林”,并不是个例。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在做好园区建设、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促项目落地的同时,着力加大服务力度,为企业送去一场场“及时雨”。

“在扬州和新城的支持下,我们的智慧医疗平台已经覆盖扬州所有医院和1300多家药店,正向全国覆盖。”来到位于扬州软件园的爱加医疗,企业负责人王俊说,如今,通过智慧医疗平台进行线上诊疗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积极推动企业实施科研项目,运用高新技术,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企业成立至今已有8年,其中有6年在进行研发。”王俊告诉记者,直至去年,爱加医疗的智慧医疗平台实现了链接医生、链接患者、链接数据、链接药品,完成了线上诊疗的闭环,“预计今年企业开票销售可达5亿元。”

近年来,新城实施产业关键技术“攻坚战”,促进航空系、国网系、数字经济系产业与扬州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加强合作。航空工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沈阳所扬州院总部基地等平台载体在新城落户,双都产业研究院、国网智慧能源创新研究院正加紧推进中,航空谷开工建设,打造以扬州为中心的长三角一体化航空产业新格局。

“爱加医疗、赛瑞航空、航空谷、国网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美业港科创中心等一批又一批科创项目在新城落地生根,一环扣一环的科创生态链已初步形成。”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新城将按照全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谋篇布局,优化81平方公里产业空间规划,培育“科创树”,厚植“产业林”,促进科创企业培育,提速各科创平台载体建设,主动布局企业“三站三中心”和研发后期、中试熟化基地,打造扬州创新策源地。

标签:生态科技;扬州;扬州市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