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阊门:盐城人心中永远的“大槐树”
2013-11-29 13:5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祖籍阊门是“误传”

  据记载,公元1363年,张士诚在苏州称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一年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遭到了江南地区原本支持张士诚的士绅商贾的反对,于是便下令将这些反对之人没收家产,并责令其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洪武赶散”。

  记者了解到,明朝政府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移民行动,始于洪武二年,这次移民行动波及全国,但苏州的移民规模是最大的。《苏州市志》中记载到:“洪武五年(1372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灶区。”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但专家学者根据现有的族谱等资料推算,当在30万人左右。盐城作为大海边的广袤之地,更是洪武赶散移民的重点区域。民国二十二年阜宁《陈氏宗谱》谱序中说道:“我族由兴一公避元末之乱,自姑苏至古盐之殷家庄,即今属阜邑之陈家桥遂聚族于阜焉。”除此之外,在《建湖县志》、《阜宁县志》、《滨海县志》等地方志中也找到了相关的记载。

  许多盐城人自称祖籍阊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此规模庞大的移民不可能全部是苏州人,更不可能都是阊门人。据盐城姚宗先生收藏的《姚氏宗谱》记载,其中有一部分居民是江西南昌一带做药材生意而流徙到苏北的,并在苏北落户安家。学者们也根据当地的语言现状分析得出,这些移民来自苏、松、湖、嘉、杭五府。

  那么,为什么称自己祖籍阊门呢?民间传说,苏州百姓为了庆祝明王朝的建立举行了一次彩灯游行,有一户人家扎了一个童子牧牛彩灯,朱元璋看到后龙颜震怒,认为这是在影射他童年曾经放过牛,因此下令屠城,经刘伯温劝解,才同意留下阊门一带百姓的性命,刘伯温连夜将消息密告苏州百姓,百姓们遂全部自称家住阊门,才得以逃离苏州。

  当然,民间传说不是史实。学者们认为,这可能跟阊门特殊的交通地理位置有关。阊门邻近京杭运河,是古代江南最重要的码头之一,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古代,从江南去江北,阊门无疑是非常理想的出发地点。为了方便,官方便在阊门附近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办理有关移民的一切公务。许多移民从这里出发,那些没有文化的平民百姓就将这个地名传给了子孙。年深日久,无法了解自己真正来历的后代也就只能以此为原籍了。

  今天的盐城人几乎都会告诉你祖籍为“苏州阊门”,这种文化现象与山东人所说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是相同的,说到底,苏州阊门已经是我们心中的“大槐树”了。

  江泽民祖父曾助“废灶兴垦”

  在盐城历史上,另一次比较著名的移民要属民国初期清末状元张謇等发起的“废灶兴垦”。

  据记载,在唐朝的时候,盐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滨城市,城池临海而建;宋时,“去海不过一里”;到了明末,距海已经有25千米了,清朝嘉庆年间,更是达到了50千米。由于海滩东移,昔日繁忙的亭场变得杂草丛生,海盐产量迅速下滑,原先,依靠煮盐为生的灶民们不得不私自开垦滩涂,以维持生计。考虑到这些情况,光绪二十六年,新兴、伍佑二场首先允许开垦,从此拉开了“废灶兴垦”的序幕。

  说到“废灶兴垦”,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张謇。清光绪二十年,南通人张謇进京殿试荣获状元。在翰林院位上只任职十个月,便因父丧回南通守制。1899年,心怀实业报国的张謇在南通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办纱厂——大生纱厂。纱厂开工一年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棉纱价格暴涨。大生纱厂从1901年到1913年获纯利355.2万两白银。此后,极具战略眼光的张謇便谋划在苏北沿海地区废灶兴垦,垦荒植棉。从1900年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开始,先后成立大有晋公司、大豫公司、大赉公司。

  因为围垦地区地广人稀,渔民、灶民居多数,无人懂得植棉技术,张謇便先后从崇明、海门、南通、启动、如皋等地动员移民数万人,举家迁入今东台、大丰、射阳、盐城等地,垦荒植棉。如今,这些地方的移民后裔大多会讲启东、海门方言,还保留着之前的一些风俗习惯。

  张謇在推行“废灶兴垦”时,有个得力助手叫做江绍岳,他是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的祖父。张謇聘请江绍岳出任盐城至南通的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协理,委托他绘制内河水利交通图。江绍岳经过实地勘察,历时数月绘成,张謇看后十分满意,并让他陪同去东台、盐城等处海滩查勘,绘制沿海垦区兴修水利规划图。

  1919年,江绍岳在盐城过五十虚岁生日的时候,兴致写下《五十述怀》一诗:忽忽光阴五十年,半生荣辱总由天。岂因果报方行善,要好儿孙各象贤。门外闲云容我淡,庭前明月向人圆。何时谋得平山地,遍插秋月学种田。1931年,江绍岳因病辞职,由他的长子江世俊,也就是江泽民的生父接任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协理一职。1936年,江绍岳病逝,享年84岁。当时的盐城县派人去扬州吊唁,送挽联曰:“向秀赋方成,惊闻笛声到邗上;江郎才未尽,尚留诗卷在人间。”

  “解手”一词怎么来的?

  清代小说《镜花缘》记述道:“如今世上所传枯枝牡丹,淮南便仓最多。”便仓的枯枝牡丹园是盐城一个著名的人文景点,无论从平面格局、建筑形体,还是尺度空间、建筑色彩,都显现出典型的“虽有人作,宛若天开”的苏州元素。记者从枯枝牡丹园主任刘兆宏那里了解到,这座园子曾经的主人名叫卞元亨,曾是元末明初时张士诚的部将。

  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卞元亨退隐家乡。朱元璋闻卞元亨的才名,多次征召,但卞元亨隐居不出。朱元璋一怒之下,将他发配辽东边境。这一走就是十年,牡丹十年未开,十年后元亨得赦归来,牡丹再次开放。他百感交集,写下了《戎归》一首:丈夫志远遍天涯,一跨辽东忽到家,荒径尚存苍翠柏,故园尤有牡丹花。同时,有感于爱妾10年的相守之情,又题咏牡丹两首:牡丹本是亲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草唐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念故人还。

  除此之外,在我市境内,还有许多地名与移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盐都区时杨村,相传“洪武赶散”时,苏州蔡、杨二姓迁此耕耘,后蔡氏衰落,杨氏便称“时来运转”,故名“时杨”。在盐都区境内,类似的村落还有陇翅村、友村等。在亭湖区青墩办事处龙碾村和射阳县特庸镇还存有皂荚树和银杏树,这两棵树是600前那场声势浩大的移民潮的见证物。2012年,在“阊门寻根”过程中,它们随着移民后裔也一起回到了苏州故土。

  大规模移民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语言上,在流传语言上,迁徙一族仍然保留着许多苏州特色。如东台、兴化、姜堰一带不少农村老人,称睡觉为“上虎丘”,称做梦为“上苏州”,尤其是对晚上遗尿的孩童,戏称他们是坐船“回苏州”、“逛上海”。

  而“解手”一词更是明显的例证。“解手”在今天就是上厕所的意思。在押送移民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被赶散的百姓四处逃散,官兵们会用绳子将民众一个一个地捆住手,十个或者二十个人为一组。如果队伍中有一个人需要大小便,就要大喊“我要解手”。久而久之,“解手”也就成了如厕的代用词了。

作者:袁瑞成   编辑:朱晓雪

网群热荐

精彩视频

图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