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盼望着,盼望着,“淮上明珠”越来越近了。1月23日下午,伴随ZK9节段钢箱梁顶推到位,新“大运河桥”主跨成功合龙。预计今年6月底,大桥就可建成通车。
“现在,京杭运河淮海路大桥中跨钢箱梁各项监控指标符合要求,所有顶推准备工作已经完毕,可以进行中跨合龙顶推。请您指示。”“我宣布,大桥合龙工作开始!”23日下午3:00,京杭运河淮海路大桥施工现场,随着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效文一声令下,主桥钢箱梁ZK9节段开始由南向北缓缓移动。
“动了,动了。”站在正在被顶推的钢箱梁桥面上,能够清晰感受到脚下的桥面在慢慢向前“走”,与北引桥渐渐相连。“钢箱梁下面有六台顶推设备,正把整个钢箱梁顶起来朝前推,使钢箱梁端头搭在过渡墩盖梁上。这大约需要几十分钟的时间。顶推到位后,大桥主跨就全部合龙了。”该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2018年12月7日,大桥主跨首节钢箱梁顶推施工开始,主梁标准断面含风嘴全宽38米,划分为11种类型,最重的钢箱梁达400吨。箱梁顶推共有9个节段,顶推长度为128.3米。在施工过程中,参建人员克服了临时墩快速安装、提梁门架稳步提梁、钢箱梁快速连续滑移、钢箱梁精准调位等施工难点,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顺利地完成了主跨侧的钢箱梁顶推施工。
作为工程关键节点,大桥主跨成功顶推合龙,标志着京杭运河淮海路大桥主桥进入塔梁固结攻坚阶段。“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大桥上部结构、桥面系、两侧引桥和锚索的施工。预计今年6月底可建成通车。”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
位于淮安主城区南北中轴线上的“大运河桥”是淮安市的重要城市桥梁。自2016年9月20日拆除重建以来,该工程的进展牵动民心。根据设计方案,新“大运河桥”主体采用独塔双索面斜拉桥结构,桥梁全长663.76米,桥宽38米,概算投资3.2亿元,双向六车道。整座桥的景观造型是一个空间曲线的水滴造型,称为“淮上明珠”,采用圆塔形独塔双索面斜拉桥设计,是国内首座全钢空间异型曲面构造的桥梁。整个主塔纵向错开20米,构造复杂,加工工艺难度较大。主桥为异型结构,装饰翼板体积较大且和拉索距离较近,施工技术难度较大。但在参建各方的努力下,这座超高、超宽、超重空间异型拱形塔梁固结桥,正在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精准的施工将使大桥独特的空间异形结构得到充分体现,其活跃、清新的完美造型,寓意展翅高飞的新淮安精神。”
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大运河桥”建成后,将成为市区南北主干道上的一座地标性建筑,有效缓解新老城区间的交通压力,并与新建的内环高架形成纵横交通体系,发挥整体效益,带动片区经济高效发展。(融媒体记者 何弦 通讯员 侯洪玉 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