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喜:循古而新为其道
2015-12-04 13:55:00

 

 

 

 

 

  中国江苏网12月4日讯 12月5日,由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主办的“艺见——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面对面”将举行第二场公益讲座。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蒋喜将与大家分享他35年来的玉雕从艺感悟。

  作为苏州当代玉雕界传统功底极为出色的艺人,蒋喜对中国玉文化的深入体证有着很高的造诣:在我的理解中,师“‘古’是指以前人为师,学习前人优秀的东西以提高自己现有的水平。泥古’是指拘泥于前人的陈规,不加变通,死板地照搬,‘不能活用。师古而不泥古是指师法古代的东西而不拘泥于古代的东西,即在学习古代的时候还要力求创新和发展。”

  正是因为对文化期及夏、商、周、两汉玉器的高度认知与熟悉,蒋喜对很多玉器的基本造型及纹饰思考有着独到之处,“方圆两种基本造型和元素,是古人天地观与艺术观的完美结合,方中有圆,圆中带方,这个基本出发点在后来很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我认为一个玉雕艺人不仅要读懂古玉上的历史痕迹与文化信息,还要恰当地使用这些信息,并用创新的方式将其阐释出来。当代玉雕作品不能简单地对古玉的标识进行解构或重构,而应在这一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包括对历史的理解,对文化的理解,成为一种演绎、一次升华。‘古’不能古的让人看不懂,刻意求“古”,不如无‘古’。学古,是学古人的趣味和思想实质,不是学古人的技艺表象,是要学习古人好的修为,为此我将继续努力追求师古而不泥古,厚重而不沉重的艺术境界。”

  《云天下》

  作品原料为和田玉籽料,两面皮质天然而成。上圆下方,蕴含中国古代朴素的宇宙观。方为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其中玄机,以沟通为上。此作结合现代人的几何审美,以金字塔作为沟通媒介,镂空“四灵”坐镇塔底,繁中窥简,凸显内部结构。两者浑然一体,层层向上,直达云天,贯通古今。

  《气》

  作品的立意是想通过“气”这一概念,用当代玉雕语言来表述作者对“和谐”这一哲学思想的理解。盛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上部盛酒下部置于火炭之中的温酒之器——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此作品选用青海青玉,借用了“觚”之造型与苏州玉雕中最具代表性的“薄胎工艺”特色:柔美、精致相结合,实现多种艺术的契合,体现出“金与石”的刚柔之美。

  《梦回水乡》

  此作撷取了作者童年的三种意象——水桶、拱桥和爬山虎,寓情于物,完成了一次现实与记忆的精美融合。以青海青玉为原料,采用“痕都斯坦式”薄胎技法,淡化其闷暗之感,使周身莹薄透亮,尽显生命之色。桶身温润流畅,于方寸之间,蕴含包容之意;爬山虎点线结合,简洁活泼,沉淀着水乡的静柔灵动;水桶提手则直取拱桥之形,于亭台间小憩,再通往美好的童年,以实现繁华里最平凡的向往。

  《决断》

  玦同夬。夬,决也,就是决断的意思,决断天下之疑,坚守世间善道。在上古传统中,斧、钺代表军队指挥力和决断力,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更是现代法槌的雏形。此作在创意和设计时根据木质法槌和玉玦的特殊形状将其融为一体,并增加玉玦的厚度,使其从片状佩件变为掌中立体把件。“君子夬夬,终无咎也。”在玦口处左右两侧刻下的“决疑”和“守善”是作者在此件中寄托的愿景。

  ◎首席记者李婷

来源:姑苏晚报   作者: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