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将至,绿叶渐黄秋意正浓

 

 

 

  本报记者 谷雨

  不知不觉,街头的树叶正逐步褪去绿色外衣,悄然换上了黄色外套。这气温,也伴随着冷空气的入侵而不断下降。昨天,苏城最低气温仅有12.3℃,走在外面,有点寒气逼人。这个周日,将迎来“立冬”节气。不过,苏城距离气象意义上的入冬还有段时日。不管如何,此时苏城秋意正浓,秋色正美。

  周日“立冬”,苏州距离气象上“入冬”还早

  过去一周,我市多冷空气活动,轮番上演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折子戏。降雨分别出现在10月26日夜里、29日以及31日夜里到11月1日中午前后。气温总体上是一路下降,从10月26日的最高气温26.8℃到11月1日白天最高气温15℃,不免让大家感叹秋天的脚步是否走得太快了一点。

  虽然这两天苏城寒意十足,然而,按照气象学上的入冬标准,要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从这个标准来看,苏城距离气象学意义入冬的日期还有段时日了。翻看近些年的气象统计资料,苏州常年入冬日为11月24日。从2000年至2014年,苏州入冬日多数偏晚,2000年以来的十几年里,有9年是进入12月份才入的冬,有6年是在11月份入冬。其中,2010年苏州入冬时间为12月14日,创下50年来最晚入冬的气象历史记录。去年的入冬时间为12月1日,与常年平均相比略微迟一些,但尚处在正常范围内。

  暖湿气流增强,气温将有明显的回升

  这个周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节气。立冬时节,意味着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不过此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周日“立冬”节气到来,不过苏城的气温却有点唱反调,非但气温不下降,反而有明显上升趋势。根据最新气象资料,气象部门预计,本周初期,受冷空气带来的高气压影响,2日到3日我市天气晴好,早晨的最低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从4日开始,暖湿气流的势力逐渐增强,我市天空云系增多,云层厚的地方还有可能飘些小雨,4日到7日气温总体有所回升。受冷暖空气交汇的影响,7日-8日我市又会有一个相对明显的降水过程出现。

  专家支招:深秋常见皮肤病要自我防护

  吴中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陆振中指出,随着天气渐渐转凉,空气中水分减少,各种皮肤问题也容易悄悄来袭。对广大市民来说,对常见皮肤病,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自我防护。

  银屑病。大多数银屑病患者的病情有冬重夏轻的规律,秋冬季节紫外线强度减弱,温差大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从而易导致银屑病的复发或皮疹加重。换季时节,一定要适时增减衣物,劳逸结合,规律起居,避免感冒。从中医辨证来分析银屑病患者多属血热、血燥之体,银屑病患者便秘者居多也与此有关,故应避免食用牛肉、羊肉、桂圆等过于温热的食物。洗澡次数不易过频,水温避免过高,肥皂、沐浴露使用不要过多,不可利用洗澡的便利强行撕剥皮屑。可在洗澡之后在躯干、四肢等皮疹多发部位大面积外用润体乳。

  皮肤瘙痒症。天气转凉后,人体皮脂腺、汗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干燥,皮肤屏障功能降低,从而引起瘙痒,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瘙痒剧烈,影响睡眠,反复搔抓、烫洗、刺激进一步加重症状,陷入瘙痒-搔抓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湿疹化。预防方法与银屑病患者类似,主要是避免搓烫及过度洗涤,加强润肤保湿,另外贴身衣物尽量穿纯棉、宽松的,减少摩擦。

  面部皮炎。天气凉了,一些爱美女性也开始喜欢用各种化妆品来进行保养,然而,护肤品使用不当,卸妆不彻底等,却容易引起颜面再发性皮炎;对特定种类花粉等过敏的季节接触性皮炎;长期大面积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的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肤毛囊虫感染引起的玫瑰痤疮等等。秋季空气干燥,面部经皮水分丢失过多,水油失衡,面部皮肤问题容易加重或再发。对一些爱美女性来说,秋冬时节,在选择护肤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刺激性小、适合自己肤质的,敏感性肌肤可选择医学护肤品牌,尽量不要使用彩妆品,避免增加皮肤的负担。其次,要做到正确补水,无论干性、油性、混合性皮肤都需要补水。油性皮肤可以选用清爽的乳液或者润肤露来补水控油,只有肌肤水分充足了,才能让油脂分泌得到控制。另外,不要过分依赖保湿喷雾,喷雾是一种水剂,其在皮肤表面挥发的过程中会带走肌肤内部本来的水分,从而使皮肤更加干燥。建议使用喷雾后待其完全吸收,可再外擦一层保湿乳液,这样水分即可以牢牢锁住。面部皮肤的水合程度高了,水油平衡了,屏障功能也就增强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陆振中主任指出,寒冷性荨麻疹、寒冷性多形红斑等也是深秋时节容易发作的皮肤病,适当加强保暖即可预防。此外,一些老年人容易发生手足皲裂,可以通过外用润肤霜加强润肤、保鲜膜封包软化角质来缓解。如果病情复杂,影响工作生活,一定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来源:姑苏晚报   作者: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