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南京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庭祭告活动今起举行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于英杰   2018-12-04 10:25:00
12月3日上午9点,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民间又称“哭墙” )广场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正式开始。

  交汇点讯 “到现在,您离开我们81年了,我真的特别想念您!”12月3日上午9点,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民间又称“哭墙”)广场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正式开始。两位幸存者石秀英、余昌祥在家人的搀扶下,诵读祭文、献花、上香、跪拜,满是皱纹的手颤巍巍地摩挲着墙上亲人的名字,倾诉着生死相隔81年的痛楚和相思。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石秀英(前排左一)、余昌祥(前排左二)祭奠亲人。

  石秀英:在我心里你们不曾离去

  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在民间也叫“哭墙”,上面镌刻着1万多位遇难同胞的姓名。而在每一个姓名的背后,都是一出出家破人亡的惨剧。

  石秀英老人生于1926年10月,81年前,石秀英的父亲死在日军的刀下,母亲带着她到安全区避难。

  为了揭露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反人类罪行,石秀英老人曾赴日本作证,向日本民众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家祭现场,面对“哭墙”上的亲人名字,石秀英老人在家人搀扶下献花,鞠躬祭拜。

  家祭仪式上,石秀英老人宣读了她写给亲人的家信,以下是节选——

  父亲、大哥:

  你们在天上还好吗?虽然我们已经分离81年了,可我心里,你们一直不曾离去。

  父亲,当年听说你被日本兵押到了水西门集体屠杀了,我们曾到到水西门去找你,发现你身上被戳了三刀,母亲痛苦哭着。之后我们无家可归,到了安全区里避难。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可以享受着天伦之乐,现在只能希望世界和平,历史的惨剧不再重演。

  余昌祥:这儿是我祭奠父亲的唯一寄托

  91岁的余昌祥老人虽然行动不便,但是他仍坚持坐着轮椅、在女儿们的陪伴下来参加家祭活动。

  纪念馆“哭墙”上的父亲名字,是他祭奠父亲余必福的唯一寄托。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带着子女来缅怀父亲,这次家祭也是如此。在“哭墙”前,余昌祥老人含着泪水向当年不幸被屠杀的亲人献花,诉说着不尽的哀思:“我的生父当年住在中华门外西街,被日军杀了,尸体一直没找到。已经过去81年了,我一直在想念他。”

  随后,余昌祥老人诵读了他写给亲人的家信,以下是节选——

  亲爱的父亲:

  您离开我们已经81年了,我真的特别想念您。当年,您在中华门外西街小市口被日军杀害。生命的逝去是不能用任何方式换回的,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生死相隔。

  我会把当年国家遭受侵略的历史告诉我的后代,让更多的人牢记历史,悼念逝者,谋求和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家祭,传承这段历史记忆

  朴实的家信,寄托着幸存者对亲人的无尽回忆与伤痛。这些幸存者如今都已在90岁上下,在世者已不足百位。他们从小失去亲人的委屈与无助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心上,也印刻在每一位国人的心底。

  2014年2月,中国通过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同年12月,纪念馆首次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祭告活动,意在唤醒正渐渐消逝的幸存者们的记忆,让个人证言能以家庭为单位代代传承。

  “南京大屠杀这段悲惨历史是值得铭记的国家记忆。这段国家记忆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记忆组成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祭告活动,既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控诉,也是缅怀先人、祭奠亡灵,更是让历史记忆得以传承,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不再重演。”纪念馆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12月4日、9日和10日,纪念馆还将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仇秀英、阮定东、艾义英、杨翠英、路洪才等幸存者的家庭祭告活动。

  交汇点记者 于英杰 通讯员 潘琳娜

标签:亲人;幸存者;南京大屠杀

责任编辑:冯晓丹

药品说明书;老化;江苏省
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目的是在于帮助老年患者看清说明书,安全科学用药。
纪录片;雨蛙;梦想
南京女孩王宁婧耶鲁大学硕士毕业后,到英国学习野生动物电影制作,毕业作品聚焦无斑雨蛙这个种群,拍摄了一部纪录短片《与蛙》科普它们的故事。
法国;江苏;合作
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双方企业签署金融、核能、航空、制造业、新能源等领域15项合作协议,涉及江苏的合作共有4项。
扬州;口岸签证;留学生
对具有紧急、人道情形,来不及在我驻外签证机关办妥来华签证的外国人,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受理本市邀请单位为计划来华的外国人提出口岸签证预申请。
中国制造;法国;中国工程
近日,南京本土企业焦点科技旗下跨境电商平台中国制造网现身世界知名行业大展“法国巴黎国际工程机械展”。
发展合作;白皮书;新时代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以正确义利观为价值导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为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青松;策划;输电工程
4月28日,我国首个“交改直”输电工程——扬州至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正式竣工投运。
苏州;江苏;入境旅游
随着免签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加之最近新出台的多项便利化措施。今年以来,江苏文旅持续火爆,入境游热度不断增长,外籍来苏旅游人数稳步上升。
扬州;园林;国际友人
昨日, 2024 “老外看扬州”大型原创IP融媒体活动启动仪式暨“老外看何园”深度体验之旅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