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南京
林散之诞辰120周年书画展开幕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6-01 09:34:00
当日,林散之爱徒桑作楷做了题为《往事并不如烟— —回忆我的老师林散之先生》讲座,用一件件“小事”和现场书画爱好者共同分享了大师艺术创作生涯的点滴。

  林散之 于玄武湖边 一九七七年

  林散之弟子桑作楷

  今年是“草圣”林散之先生诞辰120周年。5月31日,由十竹斋与艺事荟主办的林散之中国书画精品展在南京开幕。当日,林散之爱徒桑作楷做了题为《往事并不如烟——回忆我的老师林散之先生》讲座,用一件件“小事”和现场书画爱好者共同分享了大师艺术创作生涯的点滴。

  接受记者采访时,桑作楷站在一幅丈二巨幅作品前,感慨万千,“这是老师存世作品中唯一一张竖式的丈二尺幅作品,非常难得。”桑作楷回忆说,“1987年,十竹斋在南京恢复,原来跟老师说的是请他题写一幅四尺的作品,但老师和十竹斋感情很深,主动写了这幅巨作,可谓是笔墨苍劲,高古雄伟。”

  回忆起先师“书动京城”的往事,桑作楷对记者说,1972年,为庆祝中日恢复邦交,《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拟出版“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特辑,林散之先生选送的《清平乐会昌》草书条幅在北京引发轰动。“编辑把作品拿给郭沫若看,有的作品郭老三两眼就看过去了,但林老师的作品,他认真看了许久,说了一个好字。此后,赵朴初、启功等权威人士都对林老师的作品给出了高度评价,启功先生更是对着作品鞠躬,以示敬意。”

  正所谓“功夫在字外”,作书仅有笔下功夫还不够。在桑作楷看来,林散之先生爱祖国之壮美,怜人民之疾苦,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他回忆说,“老师当年在南京百子亭22号居住,和我的宿舍仅一墙之隔。当时都是计划经济,林老当年是每个月有5张纸的计划、每3个月有一支笔的计划。没钱买纸,有钱也买不到。但老师在家门口贴了副对联,‘阿弥陀佛,有求必应’。有人上门求字,只要带纸来,都给他们写!”桑作楷说,“他的可贵可敬,在于他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情感和多方面的修养。”

  大师不仅书法技艺高,为人还很幽默。上世纪70年代,林散之在澡堂洗澡,不慎跌入开水池中,全身严重烫伤,救治4个月后,右手五指黏并,幸被抢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执笔。桑作楷回忆说,林老师当时开玩笑说,“上海有个程十发,南京有个林散之(三指)。”

  林散之先生的草书独步天下,但当桑作楷表示想学草书之时,师父却说,“先把楷书学好,不着急,我楷书学了30年,60岁才开始写草书。楷书写好了实用,临帖一定要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想法!”

  林散之的书法自成一体,善于学习古人,又能推陈出新,成就了属于自己的林体。桑作楷说,“林散之先生成功运用长锋羊毫的柔软性和丰富性,为他后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雄厚的‘用笔’基础。”

  书法中同样也有喜怒哀乐,带着情绪的作品,都会有意外的精彩。桑作楷说,艺术家最重要的是要有情感感染力,书法家通过手中的笔传达自己的情感,让情感从作品中表现出来,这是书法艺术的本质和灵魂。桑作楷对记者说,林散之先生深悟其道,讲究、重视用笔,尤其提倡中锋用笔。这是他几十年艺术生涯中最宝贵的经验之一。林先生在其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的临摹与创作中,基本遵循这一规律。

  “以前,我们写字给老师看,就想老师指出毛病,现在年轻人写字找老师看,就希望老师夸他们。”桑作楷说,别人认为写字要有霸气,但书法真正要有的是正气和豪气,时代风格不能离开传统,每一幅作品才能光彩照人。

  林散之70岁后,每天还坚持做日课。对师父的教诲,桑作楷至今铭记,“林老师做早课的时候经常和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不进则退’‘入得深才能出得清’。这些教诲,我们永远不会忘。”

  本报记者 董 晨

标签:林散之;玄武湖;老师

责任编辑:冯晓丹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平台;互联网
江苏印发《关于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相关企业可给予高达1000万元的奖励。
无锡;香港;人才
太湖水碧波荡漾,大湾潮澎湃不息。4月24日, “双湾融合共创未来” 2024无锡—香港创新合作发展交流会在香港举办。大湾区知名专家、学者、乡贤等高层次人才代表,重点知名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人才、科技、金融机构代表,无锡重点知名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齐聚香江,共绘“双湾融合”的宏伟蓝图,共启“珠联璧合”的崭新篇章。无锡还将无锡人才IP与本地非遗文化相结合打造出文创礼品,人才工作品牌IP阿福阿喜也和“同事们”一起赴港,向香港各界展示无锡厚重而鲜活的文化韵味,拉近香港英才与无锡之间的距离。
汉族;女子;同事
4月25日,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省见义勇为勇士榜”,共有10位见义勇为人员光荣上榜。
集装箱船;绿水;海运
4月22日上午,全球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 ” ,安全靠泊上海洋山港。
拉贝;托马斯;日记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连线约翰·拉贝先生嫡孙、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托马斯·拉贝。
口岸签证;无锡市;高层次人才
22日获悉,无锡市外籍人士永居受理总量和外籍高层次人才占比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外籍高层次人才和家属占比超过80%。
无锡;樱花;樱花友谊
日本与无锡,一衣带水,源远流长。随着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在为两地友好关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让合作发展彰显出更多韧性。
淮扬菜;中华文化;扬州大学
好的菜名翻译不仅能引起食客的食欲,更可以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苏州;人工智能;科技创新
作为国内工业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苏州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加快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紫金山;研发;实验室
4月16日至18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