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日籍导演竹内亮拍摄纪录电影展现中国十年巨变
来源:新华日报   2024-05-09 10:23:00

前不久,日籍导演竹内亮纪录电影《再会长江》在日本上映,并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不仅好评如潮,还被中国外交部盛赞“导演和主人公用真诚和善良,跨越时间、空间、语言和民族,带给观众共通的感动。”

影片以长江为线索,竹内亮从上海出发,沿着南京、武汉、重庆等沿江的多个城市溯流而上,跨越约6300公里,去追寻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在他的镜头下,这十年来,无论是山川美景,还是长江沿岸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变化”中,有一个名叫仁青茨姆的藏族姑娘的故事尤为感人。

十年前长江边那次见面,让茨姆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竹内亮第一次见到茨姆是在2011年,当时他给NHK拍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镜头穿过香格里拉纳帕海景区的一个小门,门后有个怀里抱着小羊羔的怯生生的藏族女孩,那是17岁的茨姆。她抱着小羊和游客合照,一张照片5元,由于性格内向,很难招揽到生意。

那时候,茨姆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爷爷去世后,她辍学了,后来由父母做主和隔壁村子的一位男子订了婚。当竹内亮问她有什么梦想时,小姑娘有点懵。当得知竹内亮是坐飞机从日本来到中国时,茨姆望着天空问:飞机是想飞哪里就飞哪里吗?

看出了茨姆心底的那份渴望,节目组邀请他们一家去上海旅游。那是茨姆第一次见到香格里拉外面的世界,住在黄浦江边的酒店,茨姆第一次见到轮渡,第一次乘坐透明的电梯,第一次看到绚丽的东方明珠夜景。

从上海回来后,茨姆开始有了梦想,她在给节目组写的一封信中提到,想要在家乡香格里拉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小的民宿。

2023年,竹内亮再次来到香格里拉拍摄《再会长江》纪录片,他凭着模糊的记忆寻访茨姆,找到了一间名为“Aurora”的酒店民宿。

10多年后,再次见到竹内亮,茨姆不再是当年那个腼腆的小姑娘,她从容地面对镜头,说“Aurora”是她当年在黄浦江旁一座大厦看到的英文名字。她讲民宿建成的过程和设计理念,原木的桌椅、沙发、床铺,是时下流行的MUJI风。民宿里最大的一间房,可以在房间里看纳帕海。茨姆在上海见过了好酒店是什么样子,也希望在家乡为外来人提供一样的服务。

但更大的变化还在于整个家庭。叔叔曾经坚决反对孩子们走出高原,现在却说:“别说是去上海,现在去国外我也欢迎。”曾经茨姆的婚姻由父母包办,现在茨姆的妹妹上了大学,将来可以自由恋爱。

茨姆一家的成长,蕴藏着香格里拉10多年来的变化。刚刚过去的假期,茨姆的民宿格外热闹,她热情接待着客人,也规划着民宿的未来。她告诉记者,后来自己又去了北京、南京,甚至还出国去了日本,但她印象最深的仍是17岁那年竹内亮带她去上海,茨姆说,“那是一道光,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十年后再会长江,让他清晰地看到中国的辽阔

时隔10年,两次走完长江6300公里的路程,这样的人,在日本,应该找不到第二个。

谈及拍摄长江的初衷,竹内亮坦言,自己从小就对长江有兴趣,“我很喜欢《三国演义》,小说里有沿江的场景,比如赤壁、白帝城。”2013年定居南京后,长江更是完全融入了竹内亮的生活。

他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孩子是在江边长大的,小时候,经常带他们到南京绿博园玩,后来全家人搬到小市附近,距幕燕滨江风光带很近,他们常到那里看日落。

对竹内亮来说,南京是个令他安心做自己的地方。有时候看着波光粼粼的江面,竹内亮会好奇,长江的第一滴水来自哪里?带着这种好奇,他决定重走长江,记录沿线这10年来的变化。

“2011年行走长江时是以‘游客’的身份,有种‘追星’的心态,很兴奋但并不冷静,看到的也都是比较表面的东西。”竹内亮说,“再会长江”是去寻访,有种拜访老朋友的感觉。

在拍摄过程中他遇到很多惊喜,比如,竹内亮发现中国不同地方特色迥异,哪怕都是江边城市,百姓生活和地方习俗差异也很大,比如武汉和南京,武汉人喜欢“过早”,夜生活很丰富,南京人敦厚朴实,“稳中带甩”。他记录去青藏高原捡垃圾的志愿者,体验重庆“棒棒”的一天,品尝中国母亲河酿的原浆,还考察水电移民生活的变化。

寻访过的这些人很多都成了他的朋友,2023年,竹内亮还邀请茨姆来南京观光,与南京长江大桥合影,逛老门东,去江边公园吹风,吃南京鸭血粉丝汤。

有人问竹内亮为何如此钟爱长江?他说,因为透过这条大河,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辽阔,看到中国的自然、文化、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他希望把长江文化、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展现给全世界,这也是竹内亮想做纪录电影的原因。“电影可以给全世界的人看,希望更多人通过这部电影,能了解真实的中国,这是最大的目的。”在10年或20年后,竹内亮还计划挑战第三次长江之旅,他很期待,那时候,长江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呈现在他的面前。

首次在日本上映,带来“跨越民族的共通的感动”

“日本的江河和长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在日本没有人接触过这样的自然,这是一部有很多魅力的电影,希望有机会能实地去中国看看。”“清纯可爱的茨姆,重庆棒棒老爷爷,影片里的人都很有能量,没想到在日本的影院里能看到这么真实的中国社会。”4月7日,剧场版《再会长江》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首映,竹内亮和茨姆也来到了现场。去年12月,香格里拉开通了高铁,茨姆邀请大家去她的家乡,百余名日本观众在兴奋之余感慨万千。

一位带孩子来观影的中国妈妈说,没想到小时候在书本上学的东西能通过这样的方式看到,很感动,很想家。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校长张岩松让全校900多名师生一起观看这部影片,他说,“我相信孩子们通过这部影片,不仅能了解中国的飞速发展,也能从茨姆等人物身上得到人生启迪,树立长远志向。”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点赞称:“这是一部特别有深度、各年龄层都喜欢的纪录片,希望更多的日本民众可以看到。”

4月26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再会长江》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展映,在映后交流环节,很多观众认为,《再会长江》不仅是一部记录长江沿岸变化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民奋斗精神、追求美好生活的励志片。《再会长江》的展映,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认为,《再会长江》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拍摄,反映了十年来长江沿岸地区的巨大变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影片既展现了长江两岸壮丽的山川美景,也描绘了民众奋斗的身影和温情的故事。导演和主人公用真诚和善良,跨越时间、空间、语言和民族,带给观众共通的感动。他希望有更多的日本媒体和艺术界人士讲述客观真实鲜活的中国故事,不断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也希望各国朋友通过影片认识中国,亲身到中国走走看看,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脉搏。□ 本报记者 周 娴

标签:

责任编辑:冯晓丹

阅读推荐
83244_490527c7-aef2-465b-896a-99554b99e4fb.jpg.jpg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0日下午 ,在第43届智利圣地亚哥国际书展上,主宾国中国展台前人头攒动。
微信截图_20241031110434.png
长江特有物种、长江中唯一哺乳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约两万年……每一句描述都令国际友人眼前一亮。
605846df-409d-4185-b73c-a645f8d3a580.jpg
如今,这种“失传”的古稻又重现苏南稻田。
79118_2a218f35-c925-4cb7-a555-f5742aee8344.jpg.jpg
10月28日上午,江苏省民政厅、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司法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医疗保障局等召开发布会。
9a343691-73cc-4c31-8147-a5b43ba488e7.jpg.jpg
10月17日,东盟—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圆桌对话会在扬州举行。
本网策划
微信图片_20240703093100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