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在扬州高校就读的11位留学生走进高邮经济开发区钱厦村,与村民一起包粽子、古法腌制咸鸭蛋……“沉浸式”体验传统端午民俗活动,感受浓郁中国乡村文化。
在钱厦村的“银杏书吧”,来自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齐聚一堂,跟当地村民学习包粽子。取几片粽叶,叠放挽成漏斗,再放入一把糯米、红枣,折叠捆扎,一招一式,包出的粽子棱角分明,有模有样。一上午,“洋学生们”都沉浸在学习中国传统的端午习俗中。
现场,大家还制作了古法腌制咸鸭蛋、艾草香囊、五彩绳等,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当地乡村端午特色。
留学生们表示,以前只在课堂上了解过端午节,像今天这样,用眼睛看,用手去触摸,如此近距离体验传统的端午文化,太好玩了。据了解,这批留学生已经在扬州学习了好几年,他们对中国传统佳节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经常通过手机、视频等方式,将中国文化讲给他们的家人听。
乡村振兴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农文旅的融合发展为新农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通过这些国际友人,为传统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解锁了新的流量密码。
通讯员 赵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