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为了办好这件大事,长三角有多拼?
来源:交汇点   2023-11-20 10:13:00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11月17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经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而就在此前一个月,《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也已公开征求意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上海和江苏便已为营商环境立法——

2020年4月10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2020年11月27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区域经济的竞争,不仅是资源要素的竞赛,也是营商环境的大比拼。

为了“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长三角有多拼?

上海:行动方案已至6.0版

今年初,《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出炉,这是第六年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因此也被称为6.0版。

从2018年起,上海连续出台5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连续5年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大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梳理发现,6版行动方案既一脉相承又各有特点——

优化营商环境1.0版,主要是突出重点,什么问题突出就抓什么,什么事情最难就抓什么。

优化营商环境2.0版,着力在坚持系统施策,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现营商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全面进步。特别是,要实现面向企业和市民的所有政务服务“进一网、能通办”。

优化营商环境3.0版,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针对企业集中反映的实际需求,提供一揽子制度供给。主要围绕“1+2+X”设计:“1”就是“一网通办”;“2”就是提升上海在世行和国家2个营商环境评价中的表现;“X”就是围绕加强、保护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供的一揽子制度供给。

与前面三版方案相比,4.0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涉及领域更广,覆盖面更大,普惠性和长效性更加明显。

突出创新试点,5.0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特点主要体现在:更大力度保障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更深层次对标改革制度创新;更高水平推动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更加突出优化事中事后监管。

6.0版行动方案与前5个版本相衔接,在任务安排上既做好指标领域改革深化,也做好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上海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今年的营商环境大会上,上海再一次亮明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江苏:打造“最佳口碑”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江苏始终高度重视、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强调要努力将江苏打造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

2022年初,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出台“1+5+13”系列政策,围绕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等5个环境,推出一批具有江苏特色、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以高质量的政策供给为营商环境提供制度支撑。

同年8月,江苏省委工作会议将“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作为八项重点工作之一。

“营商环境建设是一件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在今年3月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江苏点明新征程上的目标: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发展环境好、政务服务优,是各类经营主体对江苏的一致感受。数据应证了这一点:江苏是全国首个个体工商户在册总量破千万的省份,并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了高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江苏新登记经营主体93.6万户,同比增长11.4%,截至6月底,江苏实有各类经营主体达1444.7万户。

在江苏,全省上下早已形成共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怎么抓也不为过。

浙江:领跑、最活、最优

2月22日,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全体表决通过了《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这是浙江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的地方性法规。

纵观浙江之于营商环境的优化,举措不可谓不多、决心不可谓不重。

202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对浙江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工作作出重要决策部署。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注意到,近几年来,浙江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2020年,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印发《浙江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方案(2.0版)》;

2021年底,浙江出台《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

2023年1月16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从创业扶持、创新推动、市场开拓、财税支持等多个方面,对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作出了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浙江定下明确目标:2022至2023年,打造一批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4至2025年,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制度体系更成熟、定型,基本建成改革探索领跑省、市场机制最活省、营商环境最优省。

安徽:“不说不能办,只说如何办”

一直顶着“人口流出大省”标签的安徽,近年来却有了变化——2022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二,总量达到6127万人,同比增加了14万人,大量人口涌入安徽。

留住人,企业无疑是最强“磁场”。

引企业,何以解忧?唯有更“优”。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综合性地方法规,刚刚经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下称《条例》),不少内容引人关注。

翻开《条例》,共计九章七十条,主要内容包括构建营商环境良好生态、构建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构建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构建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构建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构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构建积极有力的监督保障。

时间轴拉远一点。今年,安徽省委将制定《条例》列入今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将其列入今年立法计划。

再远一点。安徽相继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2版)》等。

营商环境的“水温”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

“营商环境好”“发展势头好”……对安徽的营商环境之变,各类企业用脚投票。数据最直观,今年上半年,安徽新设各类经营主体超70万户。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经营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2020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长三角,正培优“好环境”,吸引“八方来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标签:营商环境;优化;浙江省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微信截图_20250325102004_副本.png
3月24日,随着免签政策的持续扩容,南京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nvqjCTRMZ95u26EDMQbnQMPa.jpg
在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方面,江苏省常州市出台《常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条例》。
sQkd02hX5WrTdoZw6ZVRxGf2.jpg
3月24日下午,由省总工会主办的巾帼劳模进校园暨“寻找最美的她”百名巾帼劳模工匠图鉴首期发布活动在南京邮电大学拉开帷幕。
2025032408540349405972.jpg
3月23日7时,盛大的樱花雨下, 2025海澜之家无锡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1站) 、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无锡站)燃情开赛。
1742772039715.jpg
当晚,组委会志愿者部评选出300多名优秀“小青柠”。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