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涨粉”1.9亿! “何以长江”永不落幕
来源:交汇点新闻   2024-01-18 11:02:00

如何在长江文化浩渺波涛中定格一瞬?如何以当代表达呈现长江文化的“一眼千年”?如何讲好长江文化背后的“中国故事”?首个长江主题数字大展,以一场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奔赴、交相辉映,为人们“凝视”长江提供了崭新视角。

2500平方米空间,浓缩180万平方公里山河氤氲的万千气象;67天时间,绽放1.4亿年时光雕琢的沧海桑田;12个展项,写意4亿当代中国人魂牵梦萦的生命家园……“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借用数字技术和数字逻辑,高度凝练、诗意表达了穿越千古奔腾而来的长江文化。

数字为舟,立体长江开启“文化漂流”

数字长卷、纸本水墨、分屏影像、水印木刻、手工艺装置、声音可视化装置……当双脚“踏”入这场数字展,身体和五官仿佛瞬间“流”进长江中,观众可以通过新媒体艺术、数字技术的呈现,感受一条可读可品的“立体长江”。

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以“天际流”作为开篇序言,从“通天河源·生命奇迹”“巴山蜀水·壹江同频”“云梦泽·日月岁新”“扬子春潮·江河湖海城”“奔流入海·山川同脉”五个主题切入,在12大展项中汇集沉浸感十足的艺术装置,浓缩了长江上、中、下游的风貌与风情,溯源伟大母亲河的文化之魂。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的参展作品《长江诗境图》,精选脍炙人口的历代经典诗句,融入相对应的山川河岳,诗意与地形交织出一幅长江流域的文化水墨图。作品前是长江流域沙盘,用手机扫一扫,屏幕上立刻跳出一句句与当地有关的诗行。在他看来,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不仅可以产生新的学科,更能提供一种新的视野。

“我扫到哪里,就能看到相关点位上的诗句,读着诗句,顺带也将长江岸边所发生的故事,笼罩在了一层飘渺的光影中。”南京艺术学院的学生沈元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长江上中下游的差异性,同时也震撼于长江“穿越”时代的雄壮与绮丽,她见证了历史更迭,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人。

可沉浸的“数字长江”,不仅“斩获”了年轻群体的青睐,还吸引了老年群体的关注。来自江苏海安的95岁退休教师陈树民4次线下观展,“观江无数次,但这样‘光影跃动’的长江,我还是头一回见,这样的视角很特别,也令人震撼。”不久前,他特地创作了一首《长江之歌》诗词送予大展。

江苏省长江文化数字化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学术策划人鲁安东说:“‘数字大展’,最重要的不是去搞个酷炫的效果,不是去营造五光十色的视觉幻觉,重要的是带来对长江的新感知、支撑长江的新想象。”他说,长江文化数字大展用新的技术手段、工具和媒介,试图构建数字时代新的想象方式、新的呈现语言、新的文化形态。

创新为钥,破圈长江奔涌大波“流量”

青山遮不住,万里长江一路奔腾入海。“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起笔金陵,持续激发线上线下关注热潮。“何以长江”展览受追捧的密钥就是创新,推动长江不断“破圈”。

与大多此类展览不同,“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走了市场路线,票价不菲。去年11月24日,大展开幕,当时就有人对这场展览市场会不会“买账”心存疑问。

事实证明,大展的热度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预期。截至1月上旬,江苏大剧院、抖音、淘票票、大麦、美团、大众点评等票务平台上展览门票销售热度不减。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的团体纷纷预约集体参观。

线下,“何以长江”展览成为热门打卡地;线上,“长江”是各大平台上的流量明星。“大展开幕后,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社会评价,在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有31.25万网友参与互动。”大展主办方、江苏有线视界互联负责人有个明显感受,该展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的话题度格外高,年轻网友发帖、评价、晒图的尤多。

“整个展览就像一幅流动的长江图景,光影绝绝子,怎么看都好看。”“这是在南京看到的长江!”“长江,既是一条河流,更是一本可翻动的巨著”……他们通过观展次刷新对母亲河的认识,也在社交平台上变着花样“表白”长江。据统计,在短视频平台上,“带你打卡长江文化数字大展”话题阅读量超2000万次;微博上,“何以长江”话题阅读量超1600万。截至目前,该展览累计传播量达1.917亿人次。

“用数字艺术方式展现长江文化的美感有其时代感,能反映出这个时代的气息,也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方式。”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曹劲松评价说。

从灿若星河的传统文化中摘取出精华,形成有效的当代传播,业内评价,“何以长江”是一次开创性的尝试,它将艺术、科学、技术相融合,创新了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唤醒、澎湃了人们心中的长江。

“从物理长江到数字长江,从文化长江到艺术长江,此次的数字大展给出了属于自己的长江答卷,每个人都能从中品出自己意象中的长江。”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

如何让长江“始终在线”,如何让“我与长江”的对话持续?作为大展承办方,江苏有线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表示,让更多观众感受长江魅力,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线上共享,以VR全景视频提供沉浸式体验,让大展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江苏有线也在积极对接南京博物院等单位,拓展展览范围,优化展陈内容,明晰叙事主线,提升观展体验,以进一步讲好长江故事,弘扬长江文化。

VR线上展将在1月21日正式上线,与此同时,江苏有线正积极筹备园区5号楼作为本次长江文化数字大展的固展场所,将本次大展的部分展项作为固定展览,长期开放。

故事为桥,中国长江“圈粉”海外平台

大河文明的故事,在破除跨文化、跨越意识形态、跨越国家的认知障碍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借助人与水的关系,讲好人跟地球的故事,可以更好地在文明和文明之间产生思想的沟通、情感的共鸣。长江从古流至今,从未中断,孜孜不倦地滋养着中华文明,也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动脉”。

数字大展阐释好“何以长江”,就是在表达“中国故事”。这场虚拟与现实碰撞,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长江文化盛宴,再一次吸引了世界目光,好奇古老长江里藏着怎样“经久不衰”的密码,这一次又能“打捞”起怎样的奇珍异宝?

在境外媒体平台上,“长江”又一次圈粉——

“当我踏入那个空间时,我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所包围,深深地沉浸在全新的科技体验中,周围环绕着声音、激光以及众多观众……我仿佛变成了真实又‘赛博’的长江的一部分。”海外社交平台上,著名纪录片《蜂蜜之地》制片人兼剪辑师阿塔纳斯·乔治耶夫如此评价“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

“这不仅仅是一条河流,还能看到过去几代人的故事;我真的很好奇,想去看看这条河流的其他部分……”北马其顿作家、诗人玛丽亚娜·科捷夫斯卡·格奥尔基耶娃在这场“数字漂流”中邂逅长江,并期待着通过一条河流“看”到更多中国故事。

诗词、生物、风貌、生态……长江蕴藏着万千气象,她既是一条“具象”的大江,也是一个饱含东方美学的“意象”。在本次大展,中外艺术家横跨山与海,捕捉到丰富的“长江故事”。国外艺术家的“他者视角”也为解读长江提供了新的角度。

曾一度被评为极度濒危物种的“微笑天使”江豚,在十年长江大保护中得以重现生机。德国数字艺术家Philipp Artus利用多媒体作品,让观众创造出每个人心中的“江豚”形象。“你好,长江”,用自己的方言和长江打个招呼吧!现场,观众在麦克风上用自己的方言呼唤长江,识别后的方言会生长为数字花卉,飘落到对应的方言地图中,虽是不同的方言,却表达着对“母亲河”同样的爱。

谈及长江文化的内涵,以及对外传播的价值,《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李栓科认为,长江承载的,不仅是一条江水的分量,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此次大展通过数字科技,以创新型方式展现了长江文化内涵,讲出了新时代的长江故事。”他建议,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可以继续迭代更新、持久地办下去。与此同时,各地应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入开展长江文化考古和研究,感悟万里长江流淌的千古文明,持续对外讲好、更新好“长江故事”。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标签: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40967450de463d0ee435ce5f92dc9135.jpg
近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卢彦名从日本有关渠道征集获得了一本拍摄于1938年南京沦陷时期的相册。
dFVf6vRtuUaTTBtaCf4sp.png
2024“中国南京周”时隔一个月再次走进法国。
微信截图_20241206113639.png
江苏理工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师生致力于研究和推广汉语拼音文化,他们将汉语拼音元素和文旅元素巧妙结合,精心打造了一张全新的文化旅游名片,生动展现了常州作为“汉语拼音之乡”的独特文化底蕴和时代风貌。
watermark.jpg
之前的相关理论研究普遍倾向于前者,但从观测上验证这些理论仍是一大挑战。
A9ft4YQThFssOU36EzHak9t3.jpg
茶马古道,蜿蜒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
本网策划
微信图片_20240703093100_副本.jpg